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劉釗

1月20日,記者從海信集團媒體溝通會上獲悉,海信集團旗下主要負責軌道業務的海信微聯公司與交大微聯公司聯合體,成功中標了貴陽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的信號系統項目。這是海信中標的首個軌道信號項目,標志著海信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實現了通信系統、綜合監控系統和信號系統三大技術領域的覆蓋。
貴陽為什么能快速逆襲成為“中國大數據之都”?為何又迅速在當前激烈的智慧城市競爭中走在前面?記者了解到,海信作為中國城市智能交通的龍頭,從2009年開始,就深度參與貴陽的智慧城市建設,為貴陽提供城市智能交通、軌道交通、公共安全、智慧街區、智慧樓宇等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的建設和服務。海信智慧城市走出山東大本營,在貴陽這個異域他鄉的拓展歷程,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樣本。
“信號系統是地鐵的大腦,是核心技術的核心,技術含量和安全要求極高。”海信網絡科技軌道事業本部總經理喬羽表示,2019年5月,海信成功研發出了城市軌道信號系統——HiM-TCS系統,經過長達兩年半的反復測試與第三方實驗室的雷擊、高低溫、電磁干擾測試,系統安全完整性等級達到國際最高的SIL4安全等級,核心子系統均通過了TUV萊茵公司的安全認證,在安全性上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貴陽地鐵3號線工程將完整應用海信的這一系統,國產化率達到100%。
值得注意的是,貴陽是中國第一個實現“刷臉”就能全線乘坐地鐵的城市。2020年6月30日,由海信承建的“臉行貴陽”1期工程正式上線,貴陽市民乘坐地鐵1號線,“刷臉”即可進出各個站點,無需使用交通卡、手機以及其它輔助設備,后臺會根據進出站點距離計算出行費用并自動完成扣費。
同時,2019年5月,海信在貴陽發布了全國首個5G技術賦能的智慧街區——貴陽人民大道,將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深度融合,在街區兩側部署了智能井蓋、智能消防栓、智能噴淋、智能照明、橋梁監測、積水路段監測、智能垃圾桶、環境監測等10余種外場智能化設備,并以街區兩側的智能路標為載體,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上網、交通出行、便民信息、應急信息等基礎便民服務。
據相關負責人透露,海信貴陽5G街區的模式與經驗,將運用到青島智慧新生活之城建設中。溝通會上,海信宣布已經中標青島市南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一期),正式拉開了海信在青島打造全業態、全場景、全智能的全球首個“智慧新生活之城”的帷幕。
“智慧城市建設,最終受益者一定是市民,必須以人為本,不能飄浮在天上停留在概念里,而必須通過具體的真實的有效的應用落地”,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總裁張四海表示,下一步,海信在貴陽智能交通、軌道交通的基礎上,會拓展智慧應急、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建筑等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的建設和服務,并以貴陽示范引領全國。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