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陰銀行堅持“服務實體、堅持本源”戰略定位不變,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并重,自身發展與反哺地方并舉,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3月14日晚間,江陰銀行發布的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保持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年營業收入31.86億元,同比增長27.09%;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8.57億元,同比增長6.05%。
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純農業貸款占比超90%
2018年,江陰銀行強化“服務實體、堅持本源”戰略定位,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加大支農扶小助微力度,信貸投放精準有力,支持實體經濟取得實效。
圍繞小微和民營企業資金需求,江陰銀行組建了小微特色支行——澄東支行,打造“省農擔”、“高新貸”、“新創貸”、“錫科貸”、“物聯網動產貸”等特色化專業產品,傾斜信貸資源、服務資源和績效資源,為實體經濟注入源源不斷資金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可持續發展。至2018年末,全行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22.4億元,較年初增49.8億元。
記者注意到,截至2018年底,對純農業貸款的支持占江陰市銀行業總規模的90%以上,全行中小微企業貸款占比83%,民營企業貸款占比78%,制造業貸款占比50%,制造業貸款占比遠高于無錫銀行業28%和江蘇省銀行業16%的平均水平。
截止2018年年底,江陰銀行總資產1148.53億元,較年初增長4.98%;各項貸款總額629.86億元,較年初增長12.77%;各項存款總額847.58億元,較年初增長6.87%;存貸比74.31%,貸款占總資產比例54.84%,較年初上升1.32個百分點。根據銀保監會年初發布的《關于推進農村商業銀行堅守定位強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意見》中關于農商行各項貸款期末余額占表內總資產期末余額不低于50%的要求,江陰銀行率先達標。
不良率持續下降
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良好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江陰銀行發揮公司治理優勢,堅持提升質量、強化內控,不斷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升風險管控質量。
從年報公布的數據看,江陰銀行2018年不良貸款率為2.15%,在連續三年下降的背景下,實現四個季度連續下降。撥備覆蓋率233.71%,較年初提高41.58個百分點,遠高于銀保監會150%的監管要求,風險緩釋水平較高,風險抵補能力較強。
記者了解到,2018年以來,江陰銀行圍繞百姓民生金融需求,大力發展創新金融業務,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思維,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加快場景化、社交化應用。2018年,建成江陰農村“三資”系統、環保一賬通平臺,開通手機銀行居民醫保繳費功能,新增企業網銀“蒸汽費在線充值”功能等,實現普惠金融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的同時,也實現了客戶數量與綜合收益的穩步增長。
與此同時,江陰銀行還上線了“江銀在線”直銷銀行,打造全新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上線手機銀行3.0版本,整合優化電子渠道,全年新增手機銀行用戶18.2萬戶,交易金額達331.9億元;新增網上銀行用戶9265戶,交易金額達8619.8億元;新增快捷支付16.9萬戶,交易金額達146.1億元。至年末,全行電子銀行客戶覆蓋率和柜面替代率分別達到94.4%、93.15%,同比提升22.75個百分點、3.19個百分點。
此外,新推“芙蓉”系列凈值化理財產品,依托線上銷售,實現理財產品規模較大增長,年末理財產品余額88.4億元,比年初增26.6億元,增幅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