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香港發布首批3張虛擬銀行牌照 差異化定位攸關成敗

          2019-03-28 04:08  來源:證券時報

              3月2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發出首批3張虛擬銀行牌照,首批三家獲牌公司是LiviVBLimited、SCDigitalSolutionsLimited、眾安在線虛擬金融公司。

              首批入選者均有金融科技背景。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LiviVBLimited于今年3月18日注冊成立,為中銀香港和京東數科及怡和集團的合資公司,三家分別持股44%、36%和20%;SCDigitalSolutionsLimited為渣打銀行、電訊盈科、香港電訊、攜程金融在港新設合營公司,分別持有65.1%、10%、15%和9.9%的股權;眾安虛擬金融是眾安國際的全資子公司。眾安科技是眾安在線的全資子公司,并持有眾安國際51%股權,另外49%由百仕達持有。

              根據業務計劃,上述三家公司6至9個月內正式推出虛擬銀行服務。另據了解,除了首批3張虛擬銀行牌照,香港金管局表示,正在積極推進其他5家牌照申請。香港金管局公告顯示,虛擬銀行定位是“不設立實體營業網點,所有業務通過網絡辦理,主要面向零售客戶和中小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這也被外界理解為,虛擬銀行類似國內民營銀行或互聯網銀行。

              定位在線零售業務

              3月27日,金融管理專員已根據《銀行業條例》向LiviVBLimited、SCDigitalSolutionsLimited及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授予銀行牌照以經營虛擬銀行。牌照于當日生效。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引入虛擬銀行是香港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的關鍵舉措,亦是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的一個里程碑。”他也提到,虛擬銀行在香港尚是新事物,指透過互聯網或其他形式的電子傳送渠道而非實體分行提供零售銀行服務的銀行。“由于虛擬銀行不設實體分行,只能透過互聯網為客戶遙距開戶和提供各類銀行服務,我相信它們要立足于以客為本的理念去提供嶄新的銀行服務,才能夠吸引客戶。另外,虛擬銀行的業務目標是面對廣大市民和中小企業,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這亦會促進普及金融。”

              發出上述銀行牌照后,香港的持牌銀行數目將增至155間。金管局仍在處理余下5份的牌照申請,進展良好。

              金融產品體驗更人性化

              此番獲得虛擬銀行牌照的眾安虛擬金融于2018年8月8日在港成立,是眾安科技(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眾安國際”)全資子公司。

              “眾安希望透過‘用戶共創’模式,為香港市民帶來嶄新的金融體驗。”眾安國際總裁許煒表示,在過往的金融產品設計過程中,用戶無法提供回饋及參與其中。“眾安希望邀請用戶一起改革傳統的金融產品設計流程。在符合香港嚴謹金融監管框架的前提下,增添互聯網互動元素,讓金融產品體驗更人性化。”

              眾安國際27日宣布發布旗下虛擬銀行品牌ZA,現已正式接受首批用戶注冊,預計將在未來六至九個月內上線并推出首批服務。

              證券時報記者從渣打銀行獲悉,此次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電訊盈科有限公司(“電訊盈科”)、香港電訊信托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香港電訊”)及攜程金融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攜程金融”)宣布成立策略合營公司,在港推出的獨立營運數碼零售銀行(即SCDigitalSolutionsLimited)獲牌。

              渣打銀行人士告訴記者,合營公司為一家新的企業實體,將虛擬銀行與其他服務融合,提供予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和攜程廣大的客戶群;在單一平臺提供一系列的零售金融服務和產品及合作伙伴獨有的電訊、娛樂和旅游服務;為客戶提供切合其狀況、興趣和需要的個人化服務;隨時隨地實時開戶及申請金融服務。

              犧牲收益發動價格戰?

              香港金管局稱,自去年5月30日《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修訂本發出后,收到約30份虛擬銀行申請書,并篩選了8家公司做最后盡職審查。來自不同背景、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以獨資或者合資形式申請。

              不過彼時熱門的候選者螞蟻金服、騰訊旗下財付通、小米集團等尚未在首批獲牌照名單之列。

              平安證券分析師李永琛認為,虛擬銀行可能的定位,要么是找到新的突破點去搶占傳統銀行的固有市場,例如利用大數據計量風險和快速審批的借貸,要么是成為助力其他金融業務發展的工具,例如作為在線支付服務和在線理財服務背后的融資結算平臺。

              李永琛提到一種業務前景。住宅按揭貸款是香港零售銀行業的最主要業務之一,住宅按揭貸款占總貸款及墊款未償還余額的比例不低,但當前住房按揭貸款申請的業務效率很低,而大量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虛擬銀行將能夠提升住宅按揭及其他標準化貸款的審批效率,讓客戶可以快捷方便提取借款,有機會從傳統銀行搶占市場份額。

              他分析,虛擬銀行的競爭優勢是通過金融科技取代分行網絡,運營成本等將大幅降低。但也應該看到,在監管框架層面,虛擬銀行將接受比傳統銀行更為嚴格的監管要求,比如不但要遵守3億港元最低繳足款股本規定,還需遞交退場計劃(不幸結業的客戶資金退換方案)等,這也對虛擬銀行的專業管理人才提出了要求。

              “對于非銀金融機構和科企,虛擬銀行牌照是發展全面的金融業務的入場券。”不過,他也提醒,“考慮到經驗和專業知識領域的局限,首批持牌虛擬銀行的商業模式也可能傾向保守,結果可能是,部分創新能力不高的虛擬銀行能提供的服務跟傳統銀行差別不大,只能透過犧牲收益發動價格戰去爭奪市場份額。”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