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補血”超萬億元結構仍失衡 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壓力待解

          2020-12-11 05:23  來源:上海證券報

              證監會公告顯示,齊魯銀行昨日首發上會獲通過。招股書顯示,齊魯銀行本次發行股票的數量為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10%(含10%),且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的25%(含25%),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水平。

              今年以來,齊魯銀行、重慶銀行、上海農商行成功過會,廈門銀行也已順利完成上市。截至目前,還有15家銀行排隊等待A股上市。

              近年來,商業銀行補資本壓力持續存在,今年更是如此。在政策加碼及補資本壓力下,商業銀行通過多種渠道“補血”。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商業銀行融資已經超過萬億元,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是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已發行規模分別為5995億元、11856.8億元。

              通過A股IPO融資的只有廈門銀行1家,該行募資凈額17.39億元;完成定增的有4家銀行,合計314億元;發行上市可轉債的有2家銀行,合計95億元;1家銀行成功實施優先股總共融資60億元;配股成功的有1家銀行,融資200億元。

              目前,商業銀行補資本的主要問題在于資本結構仍失衡——最缺核心一級資本。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44%,較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從A股上市銀行情況來看,今年前三季度,超過三分之二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同比下滑。“未來,商業銀行仍將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雖然國有大行現在的資本充足率較高,但考慮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及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等額外資本補充要求,未來仍有缺口。”東吳證券首席銀行分析師馬祥云表示,對于中小銀行而言,本身內生的資本補充能力較弱,核心一級資本的補充工具比較有限,再加上投資者普遍對中小銀行長期經營前景不樂觀,資本壓力更為明顯。

              一般來說,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渠道,一靠利潤留存,二靠外源性資本補充工具。今年受疫情影響,在減費讓利的政策導向下,商業銀行通過利潤留存補資本空間十分有限。而外源性資本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工具相對有限,且實現難度較大,目前包括IPO、定增、配股、可轉債以及今年剛開始探索的地方專項債。從上述數據來看,今年以來,這些渠道融資規模不到1000億元。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