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銀行大咖復盤2020不凡之年:數字經濟與普惠金融逆風前行

          2020-12-11 09:11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朱寶琛

              本報記者 朱寶琛

              數字經濟已成維系社會運轉的重要支撐,銀行業既承載發展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也具有推動數字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自身需求。12月10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舉行?;顒蝇F場,來自監管部門、學術機構、銀行與金融科技企業的三百余位業內人士出席本次峰會,共商數字經濟發展新策略,探尋數字普惠發展新思路。

              銀行數字化轉型正當時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董事長兼總經理胡瑩表示,隨著后疫情時代數字經濟潛能不斷釋放,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勢頭將更加強勁。她認為銀行數字化轉型應從堅持創新引領、堅持科技賦能和堅持普惠金融三點切入。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二級巡視員楊富玉指出,當前我國銀行數字化轉型蓬勃發展。為應對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挑戰,業界應做好四項工作:強化標準規范引領作用;加快銀行數字生態建設;做好數據治理和隱私保護;推進電子銀行普惠服務。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認為,全球正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金融業更是處于變革的風口浪尖。中國正同時經歷四次科技革命,我國銀行業如果亦步亦趨地跟進,可能會掉進后發劣勢,因此要注重超前思考,隔代布局。

              構建數字生態 銀行業擔當數字經濟發展強引擎

              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在支持數字經濟、建設數字生態的過程中,我國銀行業不斷面對挑戰、跨越鴻溝?,F場,多位銀行從業者分享了有關數字化建設的心得。

              中國農業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謝凱指出,堅持數字化轉型,進而服務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既是大行的使命也是責任擔當。

              華夏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劉強談到,銀行構建數字生態首先要以實體經濟生態為前提、為依附,在此基礎上進化、優化,進而創新、創造,逐步構建高度適配銀行自身特性的數字生態。

              線上化、數字化如何賦能銀行轉型

              廣發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關鐵軍認為,線上渠道正在成為承載銀行大部分經營服務的載體。未來,線上化、數字化的經營和管理就是銀行經營和管理本身,這也是轉型的意義所在。

              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部副總經理藥明進一步指出,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重點主要包含三方面:開放平臺的建設、行業場景的拓展,以及數據資產的經營。

              江蘇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助理沈蓓潔認為,大數據應當是金融科技的核心發力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協同發力,對于用戶體驗、風控的提升效果是首屈一指的。

              上海農商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王海濤認為,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是以客戶體驗為關鍵,而客戶體驗的著力點是客戶旅程管理,因此上海農商銀行著力建設了客戶旅程管理平臺“鑫旅程”。

              針對銀行渠道線上化的趨勢,長沙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朱彬談到,銀行網金業務未來將逐漸向平臺化發展,構建成為具備數字化運營能力的流量平臺,同時線上渠道數字化風控建設和運營可以有效降低線上渠道的運營風險。

              互聯網銀行普惠金融成績單:科技助力服務三農小微

              數字化時代,銀行科技能力的提升大幅度拓展了普惠金融服務能力?;顒蝇F場,兩位互聯網民營銀行從業者著重談到科技賦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案例。

              微眾銀行企業直通銀行部副總經理樊萌談到,今年疫情來臨時,微眾銀行集全行之力服務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這期間服務的客戶中有2/3的小微企業從來沒有在其他銀行拿到過貸款,證明切實服務了真正的下沉市場。

              億聯銀行科技研發部總經理張世杰談到,針對吉林農業大省的市場特點,億聯銀行推出億農貸和生意貸兩項產品服務三農和小微,億農貸主要解決無抵押農戶的季節性貸款需求,生意貸主要解決無抵押小微商戶的高頻低額貸款需求,這些產品背后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

              科技視角看銀行數據運營四部曲:挖掘、留存、驅動與布局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科技企業處理好“金融脫敏”問題,向金融企業輸出服務(TechFin)才是發展之本。隨后,四位來自科技企業的嘉賓也分享了服務金融行業,協助銀行挖掘數據價值的經驗。

              索信達控股集團副總裁宋愛華談到,真實的營銷是客戶專員與客戶面對面交流,做到察言觀色,但是銀行面向的客戶有幾千萬甚至幾億,不可能所有客戶都做到一對一拜訪,所以應當用更高階的智能工具挖掘并細化客戶需求。

              華為中國政企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孫壯談到,金融行業數據挖掘非常重要,尤其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一些非結構化的數據如何存儲下來,流動開來,運用起來,是今后銀行和技術服務企業需要鉆研的課題。

              在銀行數字化建設中,數據到底有什么價值?對此,神策數據創始人兼CEO桑文鋒認為,驅動決策高效化和驅動產品智能化是數據賦能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

              易觀聯合創始人兼合伙人楊彬進一步談到,重視建設數據分析能力,進而形成總行數據、分行數據、場景數據的貫通,是銀行最終完成數據體系構建的理想狀態。

          (編輯 張明富)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