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試點實行期限延至2025年12月31日。
銀保監會曾于2021年1月印發《關于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復同意銀登中心以試點方式進一步拓寬不良貸款處置渠道和處置方式。自不良貸款轉讓試點開展以來,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試點工作平穩有序開展,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首批參與試點的金融機構僅限于6家國有控股大型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由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符合條件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進行不良貸款收購。
在此基礎上,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的參與機構范圍進一步擴容,將政策性銀行、部分城農商行及非銀機構正式納入。
具體來看,本次將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納入試點機構范圍,并將注冊地位于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河南、廣東、甘肅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中小銀行機構納入試點機構范圍。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此次擴大不良貸款轉讓試點,主要是將中小銀行、非銀機構納入參與范圍,為上述金融機構風險防范化解提供了新的渠道,豐富了不良資產市場的參與主體,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不良資產處置效率。
據悉,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前期效果良好,機構參與熱情較高。截至12月23日,已有近600家機構在銀登中心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其中包括188家國有大行(含分支機構)、240家股份行(含分支機構)、115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含分支機構)、50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及5家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目前來看,地方AMC參與不良貸款轉讓試點的熱情較高,和銀行分支機構開展合作較多。”一位AMC人士介紹,目前個人不良貸款的轉讓價格通常是打四折,不過在實操環節,資產管理公司還須積累更多經驗,跑通業務流程,提高處置效率,同時也要注重保障債務人的合法權益,不宜操之過急。
從業務規???,銀登中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業務規模為82.9億元,項目數共計43單。分類型來看,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業務規模37.1億元,項目數為13單;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規模45.8億元,項目數為30單。
《通知》對不良貸款轉讓的相關制度進行細化與明確。例如要求金融機構應在盡職調查、估值等轉讓環節,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履行告知義務,確保轉讓工作依法合規、公平公正,堅決杜絕暗箱操作、以權謀私、利益輸送、損公肥私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