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保險 > 正文

          內外部因素交織影響 五大險企市值8個月蒸發1.2萬億元

          2021-09-03 18:19  來源:證券日報網 蘇向杲

              本報記者 蘇向杲

              近日,“保險茅”中國平安因股價創近4年新低持續受到資本市場關注。實際上,不僅僅是中國平安,整個保險板塊年內集體下挫,投資者“一路珍惜一路跌”。據記者統計,今年前8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市值合計“蒸發”1.2萬億元,大幅縮水34%。

              投資者疑惑的是,今年保險股到底怎么了?根據近期上市險企中報披露的信息及上市險企管理層分析,今年保險股萎靡不振的主因是行業保費增速持續低迷,尤其是長期期交業務、新業務價值等核心業務指標增速緩慢,且遲遲看不到增速拐點的到來。

              更深入分析,保費低迷是保險業內外部因素共振的結果。外部因素包括:一是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二是疫情影響下,居民對非必需品的保險開支趨向謹慎;三是洪水等天災拉升了保險業短期賠付率;四是監管趨嚴。內部因素包括:一是行業加速調整保費結構,致使規模下滑;二是上市險企加大“清虛”力度,人力下滑致保費下降;三是保險業供需不平衡,即保險公司主打的產品并不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四是車險綜改拖累財險保費增速。

              內外部因素交織影響

              五大險企市值縮水34%

              “珍惜80元的中國平安吧,以后就買不到了!”這是年初某流量大V對中國平安股價的預測,結果,今年以來中國平安在不同價位的“珍惜中”一路跌破50元。與此同時,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股價年內悉數大跌。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截至8月31日,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人保漲幅分別為-41%、-26%、-24%、-21%、-18%,市值合計蒸發1.2萬億元,較去年底縮水34%。

              保險股的跌跌不休也引發資本市場對保險業的持續關注,綜合來看,內外部因素交織影響,持續對保險業保費增速形成壓制,進而打壓保險股走勢。

              從外部因素來看,疫情反復、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天災等共同對保險業保費增速形成不利影響。

              中國人壽總裁蘇恒軒在近期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全球疫情持續演變,雖然中國經濟在疫情之后是實現正增長的最大經濟體,但是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均衡。在疫情影響下,居民對長期大額支出,以及非必要必需品方面的開支更加謹慎,也就是花錢更謹慎了。因此,壽險行業面臨著不小壓力。

              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也表示,疫情反復無常,特別是對壽險個險渠道沖擊最大,監管部門也對強監管、嚴監管提出了更嚴厲要求。

              從天災對保險業的沖擊來看,據河南銀保監局披露,截至8月10日,因暴雨災害車險報案23.81萬件,估損金額高達63.9億元,估損金額較大的險企包括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等上市險企。

              從保險業內部因素來看,保費結構轉型、產品供給需求錯配、代理人“清虛”等都對保險業增速影響顯著。

              就壽險業低迷的原因,人保壽險副總裁王文提到了三個原因:一是行業各公司近幾年加大轉型力度,特別是業務結構調整,比如減少中短存續期業務和躉交業務,重點發展期限較長的期交業務,客觀上導致保費規模減少;二是上半年壽險業共同認識到,代理人隊伍“大進大出”的模式存在一定問題,需要推進改革,所以清理了產能較低、能力較弱的代理人,客觀上造成了業務量減少。三是幾種因素交織疊加在一起共同影響,包括經濟增速放緩,壽險業務模式和消費者需求不匹配等。

              作為壽險業核心展業要素的代理人隊伍更是困境重重。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表示,代理人隊伍與壽險營銷模式存在四個“不匹配”:一是隊伍與客戶年齡不匹配?,F有銷售隊伍人員多是60后、70后,但保險消費者主要為80后、90后人群,沒有共同語言。二是產品與客戶供需不匹配。以往行業習慣于銷售某一款主打產品,但如今客戶對產品個性化訴求和特定需求較多,得不到滿足。三是銷售場景與消費模式不匹配。80后、90后喜歡在網上互動、銷售和購買,但當前營銷隊伍還不能真正在網上直接銷售比較復雜的產品。四是隊伍收入和留存率不匹配。90年代營銷員每個月可以拿到2000元至3000元的收入,經過幾十年發展,行業平均收入停留在3000元到4000元。

              除上述主要原因之外,行業競爭加劇、利率中樞下行、權益市場波動加劇等承保端與投資端的負面影響也對上市險企股價形成擾動,諸多因素相互交織、疊加,讓保險股持續走低。

              保費增速拐點未現

              保險股走出低谷還需時日

              保險股持續下行,讓不少投資者痛苦不堪。投資者盼保險股反彈如久旱盼甘霖,紛紛在上證e互動給上市險企“出謀劃策”,部分投資者甚至直接詢問管理層緣何公司股價不漲。

              不過,從目前來看,雖然保險股市盈率隨著股價走低而持續下行,但決定保險股走勢的基本面還未出現反彈跡象,險企人士及機構認為,保險股反彈仍需時日。

              據最新數據,上市險企壽險業務方面,前7個月,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3%、3.6%、1.8%、2.5%,較前6月進一步放緩(前6月同比增速分別為3.4%、3.7%、2.2%、3.9%)。四家公司7月單月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3.0%、-2.1%、-3.0%、-10.1%??傮w來看,上市險企壽險業務新單負增長且續期增長乏力使得各公司單月保費均為負增長。

              財險保費方面,上市險企增速略有分化,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及太保產險前7月保費增速分別為1.2%、8.5%及5.4%(前6月同比增速分別為2.5%、7.5%及6.3%),其中2家保費增速均呈下行趨勢。

              由于基本面反轉有待時日,近期個別險企開啟了回購計劃,以穩定“軍心”。8月27日,中國平安披露擬使用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均包含本數)的自有資金啟動A股回購方案后,中國平安已在五個交易日實施了股份回購,已支付資金總額超27億元。在A股回購方案之外,中國平安亦啟動了高管增持計劃,董事長馬明哲等在本次回購期間均存在增持。

              回購會在短期內對股價帶來利好,不過,支撐保險股反彈的核心邏輯依然在基本面的反轉及轉型、改革效果的顯現。從近期上市險企管理層披露的信息來看,壽險改革涵蓋組織架構、業務模式、銷售模式、產品形態等諸多方面,產險改革涉及強化非車險業務等方面。整體來看,轉型及改革的效果出現仍需時日。

              就壽險改革,中國平安執行董事兼聯席CEO陳心穎表示,“我們改革4個渠道、3個產品。其中,代理人渠道從大進大出的隊伍轉到‘三高’(高質量、高產能、高收入)隊伍,這是向深度改革,我們初步認為這個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李源也提到,下半年公司將堅持“四個營銷”——制度營銷、活動營銷、氛圍營銷和責任營銷,以“三化”——年輕化、專業化、城市化為引導,通過“三全”——全程、全面、全家理念進行客戶經營,加大創新發展,加強隊伍績優建立和培訓,提高隊伍收入和留存率,使營銷隊伍向量大質優方面提升。

              綜合上述險企管理層人士觀點來看,保險業目前的處境是“短期有困難,長期有前景”。在低迷期間,投資者也需要給保險股一定時間“重整旗鼓”。正如蘇恒軒所言,當前面臨的短期挑戰僅僅是行業結構與新的供求平衡形成的陣痛期,壽險市場的潛力仍然十分巨大,從中長期來看,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

          (編輯 才山丹)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