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會玲
3月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和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由浦東科創集團作為主發起人的浦東科創1期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疫情防控ABS)完成了首期發行,優先級發行利率3.59%,儲架規模10億元。
該項目由華泰聯合證券作為財務顧問,南方資本作為計劃管理人,為國內首單專利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也是在高新技術企業政策支持下,知識產權融資在資產證券化領域的有效實踐,為需要大量研發投入的中小企業等提供了創新性的融資渠道。項目入池的基礎資產基于9家高新技術企業合計60個授權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這些高新技術企業覆蓋了生物醫藥、高端制造、電子設備以及電信服務等行業,在行業中擁有領先地位和突出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疫情暴發的緊張時期,入池資產中的3家高新技術企業為疫情的防控與一線救治做出了卓越貢獻。上海米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元生物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派森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在其專業領域的不懈鉆研,整合醫療信息系統運用到重點醫院的急診、ICU等科室并參與地方“小湯山”醫院建設,迅速研發核酸檢測試劑盒,為早診早治爭取了時間,或集中科研力量參與研制新冠病毒的疫苗產品,力爭早日撐起防疫“保護傘”。
據介紹,此項目對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探索出新路徑,為知識產權高效利用提供了創新性方案。一是拓寬了融資渠道。知識產權融資是對原融資渠道的拓展,知識產權證券化又是對傳統知識產權擔保貸款的拓展,在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中,知識產權的貸款與價值比一般低于65%,而知識產權證券化的融資額能達到其價值的75%,如前述和元生物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雖然處于研發階段,但可以通過此項目獲得融資。二是降低了融資成本,此產品發行利率3.59%。通過知識產權證券化所發行的產品的票面利率通常能比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支付的知識產權擔保貸款利率低30%,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三是為企業實現知識產權的高效利用和保護提供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如前述上海米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通過參與此項目,米健信息不僅獲得了融資,其知識產權的價值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浦東科創集團及其旗下的原始權益人浦創龍科租賃、資產服務機構浦東科技擔保是本次項目的關鍵參與方。公開資料顯示,浦東科創集團成立于1999年6月,是上海浦東新區為加快科創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推動高科技產業發展,運用市場化手段配置創新資源而投資設立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浦東科創集團主要投資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文化創意等國家政策重點扶持的行業領域。
此前,浦東科創集團為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帶來的經營困難問題,就已及時推出了“浦東科創‘戰疫’12條”,具體舉措包括了減免房租、加大投資力度、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幫助被擔保的困難企業延期付款等。此次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也是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產品。
據不完全統計,浦東科創集團所投資的企業中,有數十家企業為抗議提供設備或產品,包括鈦米機器人的消毒機器人、方心健康的消毒藥品、斯微生物的疫苗樣品、透景生命的核酸檢測試劑、奕瑞光電子的無線平板探測器、酷芯的口罩人臉識別系統、麗恒光微電子的人體發熱篩選儀等。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