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7月1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根據各證券公司經審計數據,對證券公司資產規模、各項業務收入等38項指標進行了統計排名,發布了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指標排名情況。
整體來看,2019年證券行業資產規模及盈利能力均有所提升、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2019年行業總資產同比增長15.7%至7.2萬億元、凈資產同比增長6.6%至2.0萬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至3520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06%至1137億元,對應ROE較上年提升至6.3%,投行、經紀、投資等各業務線在資本市場經營環境轉好、上市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行業財富管理轉型積極探索等背景下實現全面提升。
對此,中金公司表示,從2019年各項指標排名來看,一方面,從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本及單項主業收入排名等規模指標來看,領先券商整體排名相對穩定、強者恒強現象明顯,體現了突出主業、引導頭部機構進一步做優做強的監管思路;另一方面,機構服務、財富管理、信息投入、海外收入等指標相對占比的排名,體現了引導行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思路。
興業證券也表示認同,“在監管層鼓勵做大做強的政策引導下,在客戶需求綜合化、業務模式多元化的行業背景下,近年來證券公司市場競爭集中程度不斷提升,頭部券商的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
數據顯示,2019年,證券行業全行業凈利潤排名前十券商合計占行業中凈利潤比為60.64%,較2015年的50%提高了10.64個百分點。中信證券全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68.67億元與122.29億元,以營收利潤雙雙過百的佳績再次領軍高速成長中的證券行業。
天風證券則認為,近年來,具備全業務能力的大型券商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證券行業的整合預計將會進一步加速。從監管導向來看,證監會明確提出打造航母級券商,鼓勵和引導證券公司充實資本,豐富服務功能、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加大技術和創新投入、完善國際化布局、加強合規風險管控。對于中小券商而言,差異化的發展思路將有助于打造專業性優勢。在行業持續分化的進程中,中小券商在重資產業務和創新業務上均不占優勢,依靠輕資產業務優勢實現差異化發展是中小券商做優做強的必經之路。在科技化浪潮下,我國證券業也將進入市場化競爭+科技化疊加的階段,券商信息技術投入預計近一步增加,科技實力對于券商優勢的形成和鞏固更為重要。
從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來看,中金公司表示,在資本市場改革全面深化的大背景下,證券行業正迎來“量價齊升”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或正迎來發展的大機遇,受供需雙側因素驅動下未來5年—10年中國證券化率有望從當前的60%左右提升至不同國際市場分布的中位數100%附近,意味著中國股市總市值相比當前有翻倍的空間。2014年底至今A股自由流通市值增長120%、交易額從日均5,464億元增長至當前1萬億元,測算對應的日換手率反而從4.3%降至3.5%;若萬億元的市場成交金額能夠持續乃至突破,將為證券公司全業務線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活躍的市場環境基礎。
另一方面,從“量價齊跌”到“量價齊升”,頭部券商迎來高速成長階段。2015年—2018年間,在趨嚴的監管環境、波動的市場環境、激烈的行業競爭下,證券行業的各項業務一度陷入“量價齊跌”的處境。2018年底資本市場改革號角的吹響帶來的是松綁和創新的監管新周期、一二級市場的活躍度持續提升、龍頭券商在新興業務領域的份額大幅擴張。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