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北斗3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航母福建艦、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大國重器的成功研制需要先進的技術經驗,更需要國家力量的支撐。一件件大國重器的誕生,既是我國實力提升的里程碑,也為走向更加繁榮富強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近日,國金證券在Wind金融終端發布“國金大國重器50指數”,緊跟強國建設進程。
據介紹,“國金大國重器50指數”選取軍工裝備、電力設備、芯片制造三大板塊的龍頭公司,其中軍工裝備板塊覆蓋國防軍工先進裝備制造的細分領域(航空、航天、船舶、兵裝、電子等),電力設備板塊覆蓋電力能源設備制造的細分領域(火電、水電、風電、光伏、核能、動力鋰電池、儲能、輸配電與控制系統、電氣電網自動化等),而芯片制造板塊則覆蓋芯片IP架構與EDA軟件、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半導體分立器件、數字芯片設計、晶圓代工等尖端制造工藝流程。
國金指數負責人介紹,“大國重器”是指一個國家所擁有的最先進、最具有代表性的技術或裝備,是國家綜合實力的一種體現。“國金大國重器50指數”重點關注我國軍工裝備、電力設備、芯片制造產業發展,描繪“大國重器”之前景,為投資者提供關于“大國重器”的獨特金融工具與指數產品跟蹤利器。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