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虛擬幣挖礦“逃向”海外 產業區塊鏈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
進入6月份后,我國對虛擬幣交易、挖礦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延續了5月份以來的從嚴監管政策。一方面,多部門提示虛擬幣交易、炒作風險,從銀行和支付端出重拳打擊;另一方面,多地全面清退挖礦企業,從比特幣產業鏈條的源頭開始“封堵”。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虛擬幣挖礦企業出海已成定局,隨著相關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虛擬幣在國內已難有發展機會。
多平臺被停止新用戶注冊 專家建議數據安全需規范市場加強監管
7月5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關于對“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啟動網絡安全審查的公告。這是繼“滴滴出行”之后,又三家被安全審查的互聯網平臺。
為何近期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會集中對這些企業進行網絡安全審查?江蘇省大數據交易和流通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李可順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滴滴出行、滿幫集團、BOSS直聘等公司都是在6月前后于美國上市的,而在6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將數據安全提升到了國家安全的層面,同時對重要數據出境安全管理也提出了相應要求。”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意愿提升 2020年度逾萬億元派現已落袋
隨著年度股東大會相繼落下帷幕,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年度利潤分配方案都已通過表決,并實施完畢。據Wind金融終端統計數據,截至7月4日,已有2529家上市公司披露權益分派實施公告,共計1.04萬億元的分紅款已經到賬。
在連續多年站上萬億元大關后,A股上市公司分紅總額再創新紀錄。據Wind金融終端統計數據,2020年度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3017家披露了現金分紅方案,占比超七成,分紅總金額高達1.52萬億元,較2019年度增長11.76%。
【證券時報】
切實保證數據安全 提升國家信息安全水平
2015年7月18日,有媒體刊發了一份滴滴媒體研究院基于實時移動出行數據生成的分析報告。這份報告粗線條勾勒出以國家各部委為起止點的滴滴用戶的出行規律,進而對各部委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長、工作強度、工作規律等描摹了一番。
對數據收集使用者而言,這大致就是得到大數據加持后的一次牛刀小試,此后,陸續發布的《中國智能出行大數據報告》、城市出行星云圖,也都讓人印象深刻。對普通用戶而言,在印象深刻之余,估計很少有人會因為自己的出行信息,被出行服務提供方詳細掌握并高效利用而夜不能寐,即使偶有擔心,也不過是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殺熟”。
新一輪IPO現場檢查名單揭曉 19家企業上榜
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批的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名單,北京榮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來邦科技股份公司、常熟通潤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入選。
這是年內第四次現場檢查,前三次分別于2021年1月和4月進行。其中,今年1月底曾有20家企業被抽中現場檢查,約八成企業“撤材料”,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在從嚴監管的政策背景下,上述被抽中的19家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是否過硬,市場拭目以待。
銀行代銷渠道大變革 線上平臺增加C份額
正如基金公司之間競爭日趨白熱化,基金銷售機構之間的“王者之爭”也同樣激烈。近年來,互聯網渠道憑借低廉的費率吸引了很多年輕的客戶,在基金銷售上強勢崛起。
面對互聯網的競爭,傳統銀行渠道也開始主動出擊。近期,在財富管理上領先的招商銀行在基金C類份額甚至財富號上醞釀一系列變革。在業內人士看來,商業銀行進行互聯網化變革,可謂“大象起舞”,并且敢于從最核心的利益環節——基金費率入手,這是一場銀行渠道的“自我革命”。
【中國證券報】
需求旺盛 鋰行業上市公司業績紛紛預喜
鋰行業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增明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4家鋰礦概念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全部預增;26家鋰電池概念公司中,18家業績預喜。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鋰行業公司業績預喜多因鋰礦、鋰鹽漲價。機構指出,全球新能源轉型或驅動鋰需求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鋰鹽產品將中長期維持較為旺盛的需求。
權益市場震蕩加劇 投資者追捧“固收+”
去年以來,“固收+”產品迎來大爆發,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伴隨權益市場震蕩加劇,對中低風險偏好投資者來說,“固收+”產品更是穩健的選擇。截至6月30日,今年以來已成立的“固收+”基金有198只,更誕生了百億級的爆款產品。
“固收+”市場火熱,基金公司更是熱衷布局該領域。多位“固收+”基金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傾向超配權益市場、低配債券市場。
首批雙創50ETF上市首日交易火熱
7月5日,這5只雙創50ETF中,華夏雙創基金成交額居第二位,達12.5億元;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嘉實基金旗下雙創50ETF成交額分別達5.3億元、3.3億元和1.8億元。
截至收盤,5只雙創50ETF均微漲。其中,嘉實雙創50ETF以0.92%漲幅居首,易方達科創創業漲幅為0.84%,招商雙創ETF、南方雙創ETF和華夏雙創基金漲幅分別為0.82%、0.72%和0.51%。
【上海證券報】
6月有25家公司宣布增持 宏大爆破5天完成計劃
在25家發布增持計劃的公司中,居然之家、帝歐家居、顧家家居均屬于家居行業,且出現了多名董監高擬“抱團”增持的現象。
以居然之家為例,包括實控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汪林朋在內的11名董監高,基于對公司經營穩定扎實、利潤穩健增長、數字化轉型快速推進的充分信心,計劃自6月22日起的6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合計出資不低于1707萬元增持公司股份。
科技板塊王者歸來 私募大咖組團挖掘細分賽道機會
以半導體和芯片為代表的科技板塊昨強勢上漲,申萬半導體指數6月以來漲幅已超過26%,科技股大有王者歸來之勢。
科技板塊的強勢上漲與頭部私募機構的積極布局不無關系。公開資料顯示,高毅資產首席投資官鄧曉峰近期參與了中微公司的定增,獲配金額超過5億元。滬上某百億級私募的有關人士也直言,公司從一季度開始已布局半導體公司。
加強倒量交易監管力度 交易商協會處分3家機構
因為參與或主導開展倒量虛假交易,3家機構受到交易商協會自律處分。交易商協會7月5日公布信息顯示,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做市商,南粵銀行、國信證券在開展做市業務時參與了倒量虛假交易;民生銀行在開展做市業務時主導開展倒量等虛假交易。對于此次倒量虛假交易行為,交易商協會對南粵銀行、國信證券予以誡勉談話,對民生銀行予以通報批評;責令3家機構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倒量其實就是‘對倒沖量’、虛增交易量,個別機構交易員出于提升做市商排名、完成相關考評、活躍個券等需求,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一位股份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做市業務的本質是活躍市場交易,但倒量行為顯然是違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