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近日,大商所在廣西南寧舉辦“DCE·產業行走進產融基地”系列活動“廣西東盟油脂油料期現服務產業分論壇”,大商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程偉東出席活動并致辭。
程偉東表示,多年來,大商所始終心系“國之大者”,扎實推進期貨現貨結合、場內場外協同、境內境外連通的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建設,為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一是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目前,大商所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煤炭、鐵礦石及主要農產品期貨市場,2020年大商所市場規模創歷史新高,總成交量22億手、成交金額109萬億元、日均持倉968萬手,成交量在全球衍生品交易所中排名第7位。今年上半年,大商所市場規模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二是產品體系日益豐富,市場結構不斷優化。大商所已經上市了21個期貨品種和8個期權工具,覆蓋農產品、化工、金屬、能源等板塊。今年,生豬期貨順利掛牌,開創了國內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的先河,市場輻射能力和發展潛力穩中有進。大商所積極推動產業客戶合理利用衍生工具管理生產經營風險;先后在鐵礦石、棕櫚油等品種上引入境外交易者,市場參與者結構逐步優化。今年上半年,大商所法人客戶成交和持倉占比分別達到44%和62%。
三是市場運行高效有序,服務體系日臻完善。立足建設高標準期貨市場,大商所施行“一品一策”優化合約規則,不斷提升科技監管水平,扎實推進數字化運營平臺建設,持續提升市場運行質量和效率。大商所注重產業拓展和服務,已經構建起“點、線、面”相結合的產業服務體系;積極開展“保險+期貨”“企業風險管理計劃”項目和產融基地建設,持續探索服務產業的新模式、新路徑,為實體產業的健康發展貢獻“期貨力量”。
據介紹,油脂油料期貨是大商所發展最為成熟、企業應用最為廣泛的品種系列之一,從1993年上市大豆期貨開始,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貨逐步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和期貨、期權、互換等衍生工具的多元化,并在棕櫚油期貨和期權等品種工具上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交易。2020年,大商所豆粕、棕櫚油和豆油期貨在全球農產品期貨和期權成交量排名中分列第1位、第2位和第4位,為廣大客戶對沖風險、配置資產提供了充足的市場流動性。目前,國內90%以上的大中型油脂油料企業、85%以上的棕櫚油進口企業都深度參與大商所期貨交易。
程偉東指出,期貨理念的建立和人才的培養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久久為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他希望西南地區油脂油料產業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積極參與期貨市場,開展風險管理,打造更多成功案例,形成有效風險管控良好氛圍。下一步,大商所將通過產融培育基地等平臺,為實體企業參與利用期貨市場提供常態化、多角度的培訓支持,推動期貨市場更好服務油脂油料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西部地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廣西在油脂油料、木材、生豬等相關領域具有深厚的現貨基礎,大豆壓榨量和棕櫚油進口量居全國前四位,是國內重要的油脂油料供銷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對大宗商品市場建設也高度重視,于去年同大商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于今年7月專門出臺了《開展期現結合服務廣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建設實施方案》,為企業參與衍生品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