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是引發多次關注的名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確定,房地產稅推出是時間的問題。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被擱置許久的房地產稅立法進程再度起航。
一直以來,由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一直遵循一個理念——房地合一,因此對于房地產稅存在不同的聲音。同時,我國城鎮住宅用地全都是國有土地,土地所有權歸屬于國家。而國外征收房地產稅有一個特點,土地所有權與房屋一樣歸屬于個人。
優帕克服務式公寓市場研究中心解釋稱,以目前的中國法律體系,房地產稅即使開征,征稅對象也僅限于土地上的建筑物。而土地在司法解釋上需要進一步規范。
優帕克服務式公寓市場研究中心表示,“上海和重慶曾試點的房地產稅擴圍早已停止,但從兩地的試點方案來看,上海的試點方案僅對是對建筑物征稅,剔除了土地部分;重慶的試點方案則側重控制房價。”
上海的房地產稅試點方案中,根據房屋價格的70%作為計稅基礎。上海的土地出讓金恰好是30%。很明顯,上海的房地產稅試點方案中不包含土地部分。
重慶的房地產稅試點方案中,房地產稅征收對象為:建筑面積交易單價達到上兩年主城九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積均價2倍(含2倍)以上的住房;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個人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換而言之,要為房地產稅的推出提供法律的保障。優帕克服務式公寓市場研究中心預測,房地產稅或許更傾向于上海的試點版本。
當然,優帕克服務式公寓市場研究中心也指出,房地產稅的核心目標是作為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長效機制而存在。房地產稅立法涉及到社會整體居民的切身福利,改革過程中也應當尊重群眾意愿,響應人民訴求,及時公開法律草案,在廣泛征求意見、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向“開門立法”靠攏。在建立穩定稅制基礎與民意認同后,未來房地產稅的發展方向或將從單一開征走向綜合稅改,進一步擴大征收范圍,逐步實施房產、土地合一征稅,實現更為成熟、靈活性更強的房地產稅征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