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于區塊鏈創新者北京時間11月23日,比特幣的市值已跌至了746億美元,距其最高峰3180億美元已跌去近2434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接近1.7萬億元)。也因此,主流媒體昨天又開始高潮了,“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崩盤,這就叫崩盤。”
而不明真相的觀眾們,又有談資了,或許如果他們有認識幣圈的人,他們還會好心地問候上一句:
“兄弟,最近咋樣了?”
總而言之,恐慌還在繼續蔓延。
而同樣市值距高峰已蒸發一萬億的騰訊,似乎關注的人并沒有太多。
多數人是不喜歡看很長很長的東西的,內容是這樣子,炒作周期也是這樣,他們只喜歡短而快的東西。
所以你給他看比特幣上一輪牛市與當前的表現,他會很快得出結論說,比特幣要死了!
但如果我們回顧比特幣的整個價格歷史,然后你會看到它是有多輪牛熊轉換的:
然后,我們分別取每輪熊市底以及牛市頂值,便可得到以下兩張曲線圖:
(圖:比特幣每輪牛市頂點曲線)
(圖:比特幣每輪熊市底點曲線)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每輪熊市的底在不斷被抬高,而牛市的頂也在不斷在上升。
所以,請別再告訴我比特幣要死了,這個結論是毫無邏輯可言的。
當然,我們也不用妄想通過這兩個曲線去預測比特幣的底,及下一輪牛市的頂。因為這是一個具有肥尾效應(Fat tail)的市場, 也就是說,價格波動的概率遠遠要大于人們普遍認為的概率。雖然概率是有限的,并且它是可計算的,但預期動作的大小卻是無限的,因此,假設價格將保持在任何給定的交易范圍內,就是錯誤的。
當然,我們也可參考梅特卡夫定律對比特幣進行估值,然而,這種估值方法其實是比較適合傳統互聯網的,例如Facebook、騰訊公司等。而比特幣顯然不是傳統的信息互聯網,它是一種價值互聯網,因此,不能簡單地用活躍用戶數來衡量網絡的價值,而需要加入每個節點價值這個因素,這也使得評估比特幣網絡價值的難度變得超大。(例如同一個節點,其在3年前的價值,會與其當前的價值會有很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