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宏觀時評 > 正文

          我國經濟增長潛能重點 要由爬高山轉向填洼地

          2018-12-25 06:25  來源:證券時報

              中國經濟40年高速發展的進程中工業經濟一直扮演主角。在12月24日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工業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中國工業化進程整體上進入工業化后期,中國經濟增長潛能重點要由“爬高山”轉向“填洼地”,要提升效率。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實現了世界罕見的持續高速經濟增長和工業化水平,但中國工業化進程并沒有完成,工業化的質量效益還不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嚴峻,比如存在著創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識產權缺乏,低端產能過剩,脫實向虛,地區工業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國際競爭力亟待進一步提高。所以中國工業化任務仍然頗為艱巨。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中國面臨增長階段轉換,將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在兩者之間的轉換期背后,是需求結構、供給結構、金融結構的依次轉換。重要終端需求相繼出現歷史峰值,帶動高投資回落并觸底。重工業為重點的去產能,推動供給側適應需求側減速,達到新的供求平衡。需求和供給減速必然要求金融降杠桿,而杠桿率變化的背后則是金融結構乃至經濟體系的深刻變革。

              劉世錦強調,今后一個時期,隨著房地產、基建投資下行并尋找新的均衡點,產業分化重組、低效產能退出,穩杠桿基礎上適度降杠桿,中速增長的重心將有一定幅度下降,并趨于穩定。今后兩年增長6.2%即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此后中高速增長平臺可能調整到5%-6%之間,或5%左右。經濟增長潛能重點要由“爬高山”轉向“填洼地”。其中“效率洼地”是由于限制準入、缺少競爭、效率低下而被抑制的供給和需求。填補效率洼地既要提升供給也要增加需求。要打通城鄉之間土地、資金、人員等要素通道。重點是推進土地制度改革,集體土地入市,宅基地流轉,小產權房能否和如何合法化等問題。

              劉世錦還指出,提升效率還要打破基礎產業的行政性壟斷。重點是石油天然氣、電力、通信、鐵路、金融等領域放寬準入,降低能源、物流、通信、土地、融資五大基礎性成本,同時帶動這些領域有效投資增長。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