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今年以來,監管層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零容忍”的稽查執法信號始終處于“滿格狀態”。嚴打場外配資、會同公安嚴查股市“黑嘴”操縱市場、對操縱股票價格行為快速立案、上市公司重大違法被強制退市……
行動是最好的證明。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共發布119張行政處罰決定,其中,針對內幕交易、信披違法和操縱市場分別有38張、38張和5張,合計81張,占比68.07%。另外,涉及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代客理財的罰單15張;股東超比例持股未披露、在限制期內交易或短線交易的罰單9張;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的罰單3張。
去年7月1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提出了“要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要求”,到目前近一年的時間,“零容忍”執法理念已貫穿資本市場監管的全過程。
罰單的背后不僅是監管層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零容忍”要求的全面落實,也體現了監管層凈化市場環境,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態度和決心。
當前,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正在穩步推進中,這項改革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就是信息披露的真實性,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是注冊制改革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也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法治建設也是確保資本市場改革行穩致遠的“基石”。而“零容忍”的全面落實也離不開法治的保障。新證券法進一步加大了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建立了“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機制。刑法修正案(十一)則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和操縱市場等四類證券期貨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
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刑事懲戒相互銜接、互相支持的立體追責體系的完善,顯著提高了證券違法成本,增強了執法威懾力,為資本市場踐行“零容忍”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目前,“零容忍”執法理念已貫穿在資本市場監管的每個角落,雖然如此,但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零容忍”是一項長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市場各參與主體守好底線,也更需要匯聚各方合力,形成“一盤棋”的工作格局,進一步發揮協同監管“組合拳”威力,強化執法震懾,塑造市場良好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