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昱丞 見習記者 王鏡茹
近期,上市養殖企業陸續披露7月份銷售數據,市場再度關注“豬周期”。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生豬交易價格及漲幅均創年內新高。
業內普遍認為,國內市場集中度提升、集約化生產時代來臨,大型養殖企業持續擴大生產規模的步調不會改變。
以深圳地區生豬繁育一體化的全產業鏈企業金新農為例,公司于近期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于核準深圳市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核準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26億股新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7億元。此次募集資金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用于廣東天種生豬標準化養殖項目(一期)、廣東天種生豬標準化養殖項目(二期)及補充流動資金。
金新農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募投項目建設地位于廣東省汕尾市。根據《廣東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廣東省將全力推動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到2025年實現出欄生豬3300萬頭以上,并將最低生豬出欄量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實現豬肉自給率穩定在70%以上;此外,廣東省“十四五”期間將投資120億元打造粵強種芯建設項目,支持成立20個重點行業省級實體種業創新聯合體或新型育種研發中心,瘦肉型豬以及優勢水產品種育種聯合攻關,建設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示范基地。從中長期來看,當前是金新農加強全產業鏈布局的較好時機。
據悉,近年來金新農全力聚焦生豬養殖全產業鏈。在東北、華中、華南、華東等四個重點區域內,結合“自繁自養”的產業發展模式,以育種、疾病防控體系建設為支撐,以飼料、智能養殖為依托,在局部優勢區域內形成一體化布局,大力發展生豬養殖,并在養殖業務建立了“標準化、規?;?、智能化、生態化”的“四化”養殖模式。近期,金新農入選農業農村部“補短板陣型-生豬-國家畜禽種業陣型企業”,而公司重點牽頭實施的深圳市現代生豬種業產業園也于近期入選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