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A股反彈勢頭明顯,中小盤表現尤為出色。對于行情后市持續性,機構存在一定分歧。有機構持樂觀態度看待反彈與估值修復,認可行情持續性,但也有機構對持續性保持審慎態度。
反彈或延續
“就目前而言,政策底基本上是大家的共識。盡管市場底并不能確定,但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恢復元氣。”一名中型公募基金經理張齊(化名)告訴記者。
張齊指出,雖然企業盈利仍然處于下滑趨勢中,但很多優質公司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估值修復,比如某些金融地產龍頭,從8月末至今底部反彈已經超過20%,這并非完全是由政策推動的,而是市場自身推動的估值修復。目前來看,如果市場風險偏好繼續提升,沒有大的新風險點,估值修復可能會延續到其他行業龍頭,計算機行業就是例子,當然板塊本身也具備高彈性。
招商基金在11月投資策略中指出,就權益市場而言,短期來看,“政策底”逐漸清晰。近期證監會陸續對前期再融資等監管政策進行松綁,股權質押問題有望得到有效紓解,外部因素擾動也有積極信號出現,A股當前的反彈或將延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現在A股已經完成了探底的過程,進入到筑底反彈的階段,體現在之前的趨勢是不斷下跌創新低,現在的趨勢是震蕩回升不斷創新高。楊德龍舉例稱,券商股作為市場行情的風向標,它的持續走強也說明市場做多的積極性在不斷提高。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的看法則中性偏多。他指出,具體來看,A股方面,雖基建出現大幅回升,但整體盈利預期難以看到改善,不支持股指大幅上漲。目前市場上漲或主要受到科創主題等帶動。展望后市,市場情緒回暖,加之賺錢效應提升及外部流動性開始改善,可維持看多。
風險偏好明顯修復
但并非所有買方都完全認同反彈堅定持續,部分機構對于階段性行情保持審慎態度。“目前暫時還只能定義為市場紓困反彈行情。”一名北京公募基金經理王順(化名)告訴記者。他認為,行情的主線都是圍繞著最受益于紓困政策的板塊來展開。行情的催化劑在于政策和市場對悲觀預期的糾偏。
從市場上漲熱門板塊來看,小市值行情異軍突起明顯。但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對此態度也偏向于謹慎。上周,以TMT為代表的成長風格明顯跑贏市場。對此,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分析指出,在政策呵護下,市場對于股權質押風險相關的流動性問題擔憂有所緩解。創業板指換手率出現大幅提升,說明當前市場風險偏好有了明顯修復,因此造就了成長類股票的反彈表現。
廣發基金指出,“本輪中小創行情從10月19日啟動以來至11月16日,創業板指反彈19%,幅度已接近今年2月的反彈。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季度創業板業績好轉,而2019年創業板業績預計將走弱,所以反彈進行到當下位置,我們認為小市值行情或難以持續太長時間。”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從市場方面來看,近期積極政策持續推動估值修復行情。對科創概念等主題的強勢炒作,為迅速恢復市場人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要注意后續市場或大幅波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