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滬深市場昨日凈流出資金規模環比翻倍,達到344.59億元,僅次于10月11日,為近三個月來次高。盡管昨日A股全面回落,但從資金面看,主力短期避險情緒其實在上周即有所顯現。最近三個交易日來市場始終呈現凈流出格局,且凈流出規模逐日放大。
短期來看,機構建議投資者“以守代攻”,在驅動力切換窗口下,市場近期迎來以中小市值為核心的博弈行情,但反彈之中應逐步減倉、步步為營。
凈流出規模翻倍
A股昨日全面回調,三大股指悉數收陰。與此同時,題材和行業板塊活躍度也顯著降溫。28個申萬一級行業全線盡墨。概念中,僅有黃金珠寶上漲,漲幅為1.09%,創投概念則在十五連漲后迎來下跌,跌幅為4.93%。
市場全面回落令主力避險情緒趨向白熱化。數據顯示,昨日從滬深市場凈流出的主力規模達到344.59億元,為前一日的2.23倍。其中,早盤凈流出規模為101.00億元,環比大體持平,但尾盤階段隨著指數進一步下行,在此階段凈流出的主力金額達到50.62億元,而本周一則為凈流入24.46億元。
從盤面看,包括創投、殼資源在內的題材概念昨日顯著降溫,令市場財富效應迅速萎縮,這成為主力凈流出的導火索,但更深層次而言,在中期上漲趨勢尚未明確格局下,前期市場連續維持偏暖格局所累積的大量貨盤亟待落袋為安。
根據終端統計,近三個交易日來每日主力凈流出規模連上臺階,從16日的57.84億元到19日的154.28億元,再到昨日344.59億元,資金謹慎情緒不斷升溫,昨日股指低開低走格局下,避險更一觸即發。
堅持低估值原則選股
從行業方面來看,近期板塊輪動加速的背后,顯然也與資金避險出局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
數據顯示,申萬一級行業中,昨日除國防軍工逆市獲得1.69億元主力凈流入外,其余27個板塊悉數遭遇凈流出,其中非銀金融、電子、計算機板塊凈流出規模分別達到49.38億元、47.05億元和22.45億元,而這些板塊均為前期獲利籌碼最為集中的領域。
再往前追溯,本周一大盤一舉站上久違的2700點,當日一級行業中獲得凈流入的板塊數量僅有5個,計算機、化工、通信、電子、傳媒、醫藥生物板塊凈流出規模最大。而從上周五來看,當天獲得主力凈流入的板塊則有8個,其中非銀金融、電子板塊尚且居前兩位,是當天主力加倉力度最大的領域。
結合近期市場整體表現分析,國泰君安證券建議投資者“逐步減倉,步步為營”。其核心邏輯包括:第一,風險事件是緩解而非消除。第二,盈利下修預期開始而非結束。第三,博弈性機會本質是波動放大的震蕩行情。
立足擇股角度,財富證券建議,堅持低估值原則,逐步布局需求相對穩定且擁有“護城河”的優質企業,同時規避因質押或者負債過高等因素導致可能存在流動性風險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