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3月5日從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處獲悉,各區域性股權市場高度重視、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全力保障職工生命健康安全和平臺穩定運行,出臺相關政策加強業務支持、紓解企業困難。同時,各區域性股權市場攜手掛牌企業、會員機構等市場主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捐贈資金、支援物資、參與醫療工程建設、提供相關配套服務等多種方式,投身防疫抗疫工作。
為抗疫提供服務保障
面對突發疫情,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服務企業、中介機構秉持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主動響應,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一方面,引導醫療物資企業保障生產;另一方面,積極支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武漢股交的“皇家動力”、遼寧股交的“邁思醫療”等企業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提供了部分醫用通風凈化器、CT掃描單元、新冠病毒檢測用熒光干涉濾光片、呼吸機等急需設備。與此同時,上海股交的“飛卓科技”等科技型企業為抗擊疫情提供科技支持,還有部分市場的服務企業為遠程辦公、教學等提供系統支持。
此外,運營機構、服務企業、中介機構踴躍捐款捐物,自發籌集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物資發往急需地區,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穩定市場運行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7家運營機構針對疫情防控形勢出臺有關制度文件,采取切實可行措施,保障市場平穩運行。
一是優化業務辦理方式。為減少人員聚集,保障市場參與者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運營機構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在線業務操作便利,通過服務熱線、電子郵件、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非現場方式,引導企業線上遠程辦理掛牌、托管、登記、融資、轉讓、股權質押等業務,并簡化業務流程,保障市場平穩有序運行。二是為會員機構提供線上服務。鼓勵會員機構通過電話、網絡等非現場方式,加強對掛牌企業持續督導,了解企業需求和困難,及時提供服務。三是改進信披方式。支持企業線上信披,提高信披效率,對于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審計工作延遲無法按時完成的,在符合證監會有關規定情況下,適當延長審計報告報送時間等。四是運營機構均暫停在交易場所舉行企業掛牌儀式、融資路演、會議及培訓等活動,運營機構承諾疫情過后免費為企業補辦掛牌儀式。五是部分運營機構允許疫情期間司法執行案件可以先通過電子文件形式進行遠程申請,之后補充郵寄相關文件原件。
開通綠色通道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各區域性股權市場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幫助本市場的企業渡過難關。
一是開辟綠色通道,提升防疫相關企業融資效率。近20家運營機構對防疫相關企業的股權融資、可轉債發行等業務開辟綠色通道,簡化業務流程,專人對接,專項審核,便利企業融資,保障防疫物資生產供應。部分運營機構推出了針對醫療相關企業及受災嚴重企業的“疫情可轉債”,有效緩解相關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二是做好防疫相關企業投融資對接。防疫期間,部分運營機構出臺措施重點支持該類企業融資,或專設“疫情政策”板塊動態發布各級政府部門最新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協調有關銀行、小貸、擔保、基金等金融資源,做好融資對接,確保企業生產順利進行。三是加大對防疫企業的宣傳。對相關企業提供財物捐贈、技術支持等情況進行專題報告,助力提升企業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