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交所召開一年一度的投資者保護工作座談會,今年會議主題為“市場結構性變化中的投資者保護”。上交所副總經理盧文道表示,上交所投資者保護工作必須因時而變,充分適應和體現市場的結構性變化,重點從四方面發力,服務好新形勢下的市場發展改革工作。
參會人員討論交流認為,在市場化和法治化建設同步推進的大格局下,當前資本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一是上市公司結構出現深刻變化。滬市主板藍籌市場地位不斷鞏固,構成了滬市上市公司的“基本盤”。伴隨科創板建設推進,新增的科創企業,成為滬市上市公司的“生力軍”。
二是市場估值結構出現深刻變化。伴隨注冊制改革試點推行帶來的供求關系變化,常態化退市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市場估值和企業質量之間內在的正向聯動趨勢不斷強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正在改善,集中體現為近年來績差股炒作總體降溫、1元股退市公司迅速增加等情況。
三是投資者及交易結構出現深刻變化。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主體對市場的影響力逐步加大,市場自我調節功能持續增強。目前,滬市境內外專業機構投資者的持股市值、交易占比均明顯上升,個人交易占比明顯下降。
四是市場法律責任結構出現深刻變化。大幅提高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市場操縱等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的成本,從根本上扭轉了證券違法違規成本過低的立法狀況。
盧文道透露,上交所今年將把加強投資者保護貫穿于上交所市場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各項工作始終,著重從四方面下工夫。一是堅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壓嚴壓實發行人主體責任和中介機構把關責任,把好上市企業入口質量關,從源頭上保護好投資者權益。二是將投資者保護更加充分地貫徹于日常一線監管中。三是加大投資者服務力度,著重利用好上交所投教基地、服務平臺和工作載體,幫助投資者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及能力。四是協同各方認真執行證券法規定的投資者保護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