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莫遲 實習生 王珂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2017年水泥產量小幅收縮。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主要工業產品生產情況,水泥全年累計生產23.16億噸,同比微降0.2%。從近期來看,去年12月份是全年水泥行業產量下降的縮影,單月水泥產量1.9億噸,環比大幅下降13.18%,同比下降2.2%。江蘇、安徽、浙江和江西等華東區域首次因環保原因停產。新年以來,相關政策的出臺也為水泥行業產能進一步念起了“緊箍咒”。
另外,上周二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其中也提到,水泥等六行業現有企業以及在用鍋爐,依照已規定大氣污染物國家排放標準,自2018年10月1日起,率先執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特別排放限值。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環保督察力度不斷加大,新增產能受到嚴格限制、落后產能逐步退出市場,以及錯峰生產參與省區不斷擴充、時間跨度不斷延長,水泥行業仍將維持低庫存現狀,水泥價格有望在春節后迎來回升,為2018年行業維持高景氣做好了鋪墊。
從市場表現來看,《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進入2018年以來,截至昨日,A股市場水泥板塊累計上漲8.03%,與滬深300指數齊頭并進。個股方面,板塊中逾七成個股年內累計上漲,其中,上峰水泥、萬年青、四川雙馬、同力水泥、海螺水泥、天山股份(12.02)、福建水泥等7只個股均以10%以上的區間累計漲幅輪番登上龍頭股寶座,祁連山、寧夏建材兩只個股組成第二梯隊,區間漲逾7個百分點。
中泰證券從供給側進一步佐證了水泥行業產能持續緊張的趨勢,其指出,預計2017年全年及2018年第一季度扣除錯峰后的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將分別達到83.39%、88.58%的高位,春季開工之后將出現階段性供應緊張,水泥出廠價格將迎大漲。
從業績方面來看,數據顯示,7家已披露2017年年報預告的水泥企業業績全部預喜,預告凈利潤漲幅方面,華新水泥、祁連山、冀東水泥、*ST青松等4家企業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有望翻番,其中海螺水泥、祁連山、華新水泥三家企業最新市盈率均低于板塊整體值(18.61倍),估值或有進一步向上修復空間。
事實上,上述三只低估值績優股也被機構看好,近30日內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祁連山分別獲得12家、7家、3家機構推薦,并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