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莫遲
3月份以來大盤圍繞年線位置持續震蕩,場內熱點也不斷輪換,其中,昨日市場熱點便以業績為軸心展開,盤面上,以業績增長穩健著稱的中藥板塊實現了亮眼表現,板塊整體大漲2.21%。對此,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市場整體的震蕩走勢,從一定程度上顯示短期反彈動能的減弱,而場內資金在積極挖掘活躍標的的同時也逐漸增加對個股防御能力的關注,在此背景下,前期出現明顯調整的白馬股有望受到市場更多青睞。
具體來看,《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昨日,中藥板塊63只可交易個股中,有60只個股實現上漲,大理藥業、泰合健康、新光藥業實現漲停,盤龍藥業、葵花藥業、仁和藥業等3只個股漲幅也均超過5%,分別為8.90%、5.58%、5.09%,此外,包括隴神戎發、羚銳制藥、新天藥業、康緣藥業、片仔癀等在內的12只個股昨日漲幅也均在3%以上。
在中藥板塊整體大漲的同時,諸多成份股也成為場內主力資金搶籌的目標,統計發現,昨日,中藥板塊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4.83億元,其中,有16只個股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超過1000萬元,康美藥業(6133.13萬元)、片仔癀(5708.49萬元)、同仁堂(4891.48萬元)、云南白藥(3819.64萬元)、大理藥業(3777.76萬元)、仁和藥業(3253.78萬元)等龍頭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居前,凈流入金額均超過3000萬元。
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中醫藥振興發展一直以來都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便指出“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對此,分析人士也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中醫藥服務民眾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隨著未來相關具體措施的落地,板塊有望迎來持續的利好催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中藥板塊整體出現回調,除片仔癀、葵花藥業、佛慈制藥等少數個股表現突出外,近七成成份股出現調整,與此同時,行業內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長態勢仍有望延續,僅從2017年年報預告來看,行業內已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的39家公司中,有31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近八成。分析人士表示,隨著近期市場風險偏好降低,短期內建議關注業績支撐強勁、股價處于相對低位且近期有資金布局跡象的白馬股。
通過梳理發現,截至昨日,板塊內共有7只個股同時滿足業績有望連續三年同比增長、年內股價跑輸同期上證指數且昨日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等三要素,這7只個股分別為:吉藥控股、眾生藥業、以嶺藥業、奇正藏藥、新天藥業、必康股份、特一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