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熱點關注 > 正文

          怕“踩雷”?222家公司一季度業績韌性足,社?;瓞F身這59只雙增長股?。ǜ奖恚?/h1>
          2020-04-26 22:47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公眾號 張穎

              本報記者 張穎

              再有4個交易日,4月行情將收官。

              通常情況下,根據規定,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將在4月底披露結束。當然,今年情況特殊,有些公司可能申請延遲披露年報。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疫情的發生成為影響上市公司業績的重要因素,一季度業績增長的比例較往年有所減少,部分公司業績短期有明顯的下降風險。

              在此情況下,哪些公司及行業具有更強的業績韌性呢?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截至4月26日,滬深兩市共有86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一季報。值得關注的是,有222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和營業收入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有153家公司凈利潤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占比近七成。

              從凈利潤看,在上述222只雙增長股中,有68只個股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其中,新勁剛、先進數通、特寶生物、ST南風、華友鈷業、大北農和精研科技等7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倍。從營業收入看,沙河股份、三泰控股、碩世生物、上機數控、特爾佳、勁拓股份、森遠股份、ST南化、北方股份和金字火腿等10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均超100%。

              從行業來看,上述222家雙增長公司,主要扎堆在醫藥生物、電子、機械設備、化工和計算機等行業,分別為33家、27家、21家、20家和15家。由此計算,以科技為主導的電子和計算機行業,共有42家公司??梢?,醫藥股和科技股依然是成長白馬股的集中地。

              安信證券在其一季報業績的研究報告中表示,應客觀看待疫情影響,“危”與“機”并存。從一季報業績看,在直接受益于疫情的科技成長領域中,醫藥領域較為明顯,云經濟也有所體現。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技股經過前期的調整后,近期,觸底的跡象較為明顯。國家發展科技的決心不會改變,建議大家關注三大方向消費、券商、科技,因為消費增長穩定且業績優良??梢钥吹?,上周白馬龍頭的貴州茅臺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就是最好的證明。

              靚麗業績對股價的提振效應,是投資者參與行情的要點所在。亦如俗語“強者恒強”。上述雙增長股,不但在業績上表現出韌性,其股價更是表現出色。統計發現,4月份以來,隨著市場的震蕩徘徊,上證指數月內累計漲幅為2.12%。在上述222只雙增長股中,有158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占比71.17%。其中,碩世生物以累計92.4%的月漲幅位居首位。緊隨其后的是安集科技、金山股份、美迪西、瑞普生物、回天新材、*ST華源、密爾克衛、貝達藥業和雙塔食品等個股,月內累計漲幅均超30%。更值得關注的是,在上周五大盤回落之際,碩世生物、美迪西、密爾克衛、家家悅、千禾味業和新大正等6只個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

              對此,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看,突出的業績與股價表現,讓更多的市場參與者開始重新認識到中國內需增長的潛能。這其實也是當前我國經濟韌性、股市韌性的邏輯之所在。因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與消費的結構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消費的比重迅速提升,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

              業績預增股的出色表現,無疑受到機構資金的追捧。2020年一季報顯示,在上述222家雙增長公司中,包括常熟銀行、平安銀行、廈門象嶼、通化東寶和完美世界等在內的59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均有社?;瓞F身,占比26.6%。

              對于A股后市,太平洋證券策略分析師周雨表示,國內經濟在經歷一季度沖擊后,二季度有望迎來修復。市場低價格資金環境將有利于大類資產配置偏向股票,隨著外資持續流入,在經濟復蘇預期加持下,市場反彈有望持續。

              表:社?;鹨患径瘸钟械?9只雙增長股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趙子強 張穎 吳珊)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