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年初興起的“全民買基”“全民理財”熱潮,一直延續到現在。在投資者高漲的熱情下,私募基金備案數量也持續走高,刷新了歷史紀錄。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共備案私募基金產品11615只。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8950只,接近備案私募基金總量的80%。按照管理規模分類,50億元以上的頭部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共備案基金2139只,占私募證券基金總量的23.9%。
按照策略分類來看,幻方量化年內發行量最大,共170只私募基金。淡水泉投資、靈均投資、石鋒資產、九坤投資、衍復投資等多家百億元級私募的產品備案數量也比較靠前。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私募基金備案熱情高漲,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儲蓄“搬家”,資金持續向股市流入,提供了更多的結構性機會,私募因此贏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與此同時,私募業頭部效應更加明顯,不少優秀公募基金經理紛紛加入,進一步提升了私募基金的“吸金”效應。
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表示,從年內證券類私募產品備案情況來看,一方面產品發行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特征,頭部私募備案積極,管理資產規模在50億元以上的私募機構所發行的產品數量占比近三成,行業馬太效應逐步體現。另一方面,所備案的私募產品策略更加多元化,除了股票多頭策略產品外,其他策略產品的發行數量占比近四成,其中,期貨策略產品的年內關注度大幅提升。
在清算方面,截至4月底,年內共清算了616只私募基金,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其中,非正常清算的產品數量占比大幅下降。
進入二季度以來,A股市場依然呈現結構性投資機會。多數私募機構認為,A股市場將進入極度分化周期,建議重點關注消費、醫藥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君創基金投資總監商維嶺向記者表示,A股市場一季度估值重構已結束,二季度將回歸基本面驅動,市場將進入極度分化周期。當前正在尋找新的催化劑,但仍會以基本面作為核心驅動因子,建議重點關注消費、醫藥、新經濟等具備成長價值的優秀企業。
把脈投資總經理許瓊娜表示,今年大概率是周期板塊的投資機會。周期板塊分為消費型和工業型,當前工業型周期行業基本進入短階段牛市,而消費型周期板塊由于估值已達歷史低位,因此值得配置。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