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房地產資管新規“三道紅線”實施以來,房企整體融資規模正在緊縮。不少房企開始尋求表外融資渠道,但這同樣受到了監管層的關注。
同策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5月份,40家典型上市房企共完成融資440.91億元,環比下降28.48%,同比下滑27.4%??傮w來看,在當前的融資環境下,“找錢”很難,找到低成本資金更難。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表示,監管政策環境趨緊、資金需求前置,境內滬深交易在5月份大批量終止ABS項目等,是造成5月份房企融資規模驟降的主要原因。
在“三道紅線”強壓下,不少房企都將目光轉向表外融資渠道,供應鏈融資逐漸成為房企獲取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但5月份監管力度不斷加壓,讓表外負債無所遁形。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1年第一季度,房地產行業資產證券化產品共發行160支,總發行規模975.97億元,同比上升65.14%。其中,有107支供應鏈ABS產品,規模達575.33億元,占比59%。但資產證券化融資,特別是供應鏈ABS產品的快速增長,引起了監管層注意,5月初,基金業協會叫?;鹱庸緜浒阜康禺a供應鏈類產品,加大房地產金融監管及防風險力度。
受此影響,陽光城、金科股份等公司都沒有發行計劃中的供應鏈類產品和資管類產品。同策研究院黃鈺騁認為,這或將倒逼房企縮短回款周期,增強運營能力,多元發展以應對融資困境。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副總監劉水表示,融資環境持續收緊,渠道限制越來越多,開發商資金鏈將會持續偏緊。在這種大趨勢下,保障現金流充裕是重要任務。建議房企加大促銷,加快銷售回款;謹慎拿地,放緩拿地節奏;同時開拓新的融資渠道,比如綠色債券融資。他表示,據中指院監測,2021年一季度房地產綠色債券發行規模約為153.0億元,占2020年房地產綠色債券規模296.8億元發行量的51.5%,房地產綠色金融發展迅速。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表示,目前房企最常見的保證現金流的方式是加強銷售回款率,這種“開源”的方式比較積極,同時也會采用減少拿地、調整新開工節奏,項目減配、降低管理、銷售費用等“節流”的方式。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