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薌逸
今年以來,各地發力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構建“市場+保障”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持續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相關工作。
7月9日,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發布《關于征集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項目的公告》,明確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進行配售或配租,面向鄭州市征集符合條件的房源項目。
“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有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再平衡。”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將存量商品房轉化為保障性住房,不僅助力房地產市場的庫存去化,避免資源的閑置浪費,也構建了“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的動態轉化機制。這種機制使得資源能夠在不同需求之間靈活調配,既滿足了商品房市場的合理需求,又保障了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
當前,收購存量商品房已成為各地統籌盤活存量房產、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抓手。各地在收購存量商品房資金來源、房源用途等方面創新舉措,以更好推進收購工作落地。
6月份,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廣西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統籌盤活各類房源,拓寬收購房源用途,用好專項債券、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政策工具,2025年力爭收購存量商品房2.5萬套。
在廣東,拓寬收購房源用途、將收購存量商品房與城中村改造相結合的創新舉措已落地見效。去年11月份,廣東省首筆用于收購存量住房作安置房的專項借款資金落地廣州市九佛街道“五村七片”城中村改造項目。截至今年5月30日,該項目已完成房票認購近1000套,去化商品房面積近10萬平方米,認購金額超16億元。
“6月份,廣州新房網簽6796套,創下今年新高,主要動力是專項借款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安置房或用專項借款來支持房票安置。”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稱,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安置房一方面能加快村民回遷進程,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匹配存量供給與住房需求,有效盤活房地產市場。
在收購存量商品房資金來源方面,各地在用好住房租賃團體購房貸款、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的同時,也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下簡稱“專項債”)籌集成本更低、期限更長的資金。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5月份,浙江、四川先后發布用于收購存量商品房的專項債17.5億元、1.7億元,合計收購11個項目。
嚴躍進表示,通過專項債資金的注入,能夠加速已建成商品房的去化速度,減少庫存積壓帶來的風險隱患。同時,疊加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這一政策工具,兩者相互配合、協同發力,去庫存效率將明顯提升,有助于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保障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
未來,對于收購存量商品房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6月末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5年第二季度例會提出,著力推動已出臺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盤活力度,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盤活存量商品房能夠為庫存去化提供助力。庫存下降也會減少開發商之間的降價競爭行為,同時穩定市場信心和市場價格預期。”李宇嘉建議,為進一步推動收購存量商品房工作落地,各地可以做好“以需定購”工作,摸排居民對于房源及配套設施的需求,選擇與需求匹配的收購標的,并合理制定收購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