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房貸審批越來越嚴,銀行的額度越來越緊張,放貸周期也越來越長,一般都要等4個月以上。但是這時候,有一些房產中介聲稱,只要交點手續費,他們可以讓銀行在7個工作日內放款。這事靠譜嗎?
在克而瑞監控的30個重點城市中,一半以上城市的新房放貸額度緊張,放款周期持續拉長;七成以上城市的房貸利率比上半年均有不同程度上調;二手房貸款方面,23個城市放款周期基本在3個月-6個月,六成以上城市近乎“停貸”。
相關專家表示,房貸收緊的原因主要是一二線城市房地產需求火爆,促使房價上漲趨勢有所抬頭,為貫徹“房住不炒”總體方針,一二線城市主動降低房地產杠桿,利用限購、限貸等工具對房地產信貸杠桿進行把關。預計下半年房貸額度走勢將繼續偏緊。
銀行這邊紛紛表示額度已滿、客戶排隊等放款,然后另一邊中介卻信誓旦旦的表示可以快速放款。比如北京某房地產中介工作人員就表示,如果申請人著急貸款,只需要支付加急費用2000元-3000元,放款時間大概在7個工作日。
那么,中介口中的“加急放款”是否可信?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咨詢了銀行內部的工作人員,其表示,房貸業務目前是正常受理,放款順序是按照“先來后到”的原則,不存在加急受理。
相關專家表示,中介、助貸機構做起“插隊”放款生意,可能跟銀行內部工作人員有關聯,雙方分成高額手續費。也可能有少數中介、助貸機構進行虛假承諾,故意騙取高額手續費。銀行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銀行的管理,保障銀行房貸發放的合法性。加強對中介、助貸機構的監管。對于違法違規的銀行工作人員和中介、助貸機構人員應嚴厲追究其法律責任。
實際上,在歷年的樓市調控中,中介、助貸機構做起“插隊”放款生意、并從中收取高額手續費的現象并不少見。與此同時,在房貸收緊的大背景下,銀行遲遲未放款而造成的糾紛也越來越多。
相關專家建議,一方面,銀行應當在客戶告知與溝通方面加大力度,加強從業人員的相關培訓并充分做好客戶解釋說明工作,避免從業人員給客戶傳達不切實際的預期及承諾;另一方面,購房者需要關注放款風險,在購房協議中厘清放款時間及違約相關的條款責任,避免加重自身經濟負擔。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