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上網沖浪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廣告,“投資理財七天訓練營只要9.9元”或“畢業3年,我靠理財月入8萬”。這些廣告標題都起得特別夸張,點進去全是一水的財商課推廣。
隨著越來越多的小白開始關注投資、想要學習投資,像“主動基金、權益基金”一類的專有名詞也進入了千家萬戶。啥是主動基金?微淼商學院這位木子老師竟然信誓旦旦地說,主動基金就是“別人推薦的基金”,要是按這個神邏輯推理的話,那被動基金是不是就是“拿刀架脖子上逼客戶買的基金”?ETF就是“被踢著買的基金”嘍?
真是啼笑皆非、哭笑不得啊。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像木子老師一類的財商老師還不止一個,他們群發著一模一樣的話術,連標題符號都完全保持一致。在這里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下:“主動基金”其實是基金經理主動管理這只基金,由他選擇投資策略和進出股票市場的時間;“被動基金”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成份股作為投資對象,不主動尋求超越市場的表現。
這個微淼商學院其實就是一個理財教育平臺。2019年4月成立,截至今年5月,短視頻平臺粉絲已經超過了420萬,視頻累計播放量5.5億次,可以說是業內規模做得比較大、網絡知名度比較高的一家企業了。
跟著微淼學理財真的能賺到錢嗎?你賺不賺錢不一定,但微淼肯定是賺錢的。小白課程雖然只有十幾塊,但高階課程卻是幾千上萬的。你說人家賺不賺?而像微淼一樣發現教人理財的商機的也越來越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市場上新增了將近2000家“理財教育”“理財培訓”相關企業,有投資人預測,2021年總營收有望突破100億元。
由于現在行業里對財商教育的授課內容沒有具體的標準,很多所謂的“老師”們就信口開河,甚至胡說八道。這需要相關部門進行強有力的監管,打擊這種煽動理財恐慌情緒、誘導消費的行為,同時也需要各位小白們睜大眼睛仔細甄別,幾十塊錢雖然不多,但也不能就這么交了智商稅。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