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假丑聞頻曝光對中國市場或區別對待
而日本企業高田公司破產,及其引發的一系列大規模汽車召回事件,也不由讓人聯想到2017年下半年日本爆發的一系列造假丑聞——波及幾乎全部日本汽車品牌的“神鋼造假丑聞”,已爆出的日產、斯巴魯“質檢造假丑聞”,不僅讓人們對“日本制造”產生了質疑,其后續的彌補措施也更令人關注。
但造假丑聞大規模爆出至今已三個月有余,涉及“神鋼造假丑聞”的日本汽車企業仍只是在丑聞爆發初期進行過道歉和解釋,而對后續處理措施卻遲遲沒有明確表態;而“質檢造假丑聞”中的日產已宣布將在本土市場召回121萬輛汽車,但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其他市場則不在召回范圍之內;另一家造假公司斯巴魯甚至還未確定是否采取召回措施,即使召回,其計劃召回的25萬輛汽車,與其2014年-2016年間全球近300萬輛的銷量相比也是不足十分之一,而對于斯巴魯在中國年均賣出的5萬輛汽車是否在召回計劃中,斯巴魯方面回應稱:“由于此次涉及造假的質檢標準是由日本相關質檢機構設定的,并沒有應用到出口車輛當中,暫時出口車不受影響”。對此,崔東樹表示擔心,“日本車企是否會在明知產品存在安全隱患的前提下,將其發往中國,使得中國市場遭受不公正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