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服務開發:樁體廣告、售車、租賃已逐步實現
盡管目前充電樁運營并未實現盈利,但依然吸引了眾多企業入局競爭,歸根到底還是看重未來增值服務的可能性。在前不久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上,特來電董事長于德翔提出了建立“充電網”,把多年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起建立一條正確的汽車充電發展路線,避免走彎路。而充電網涉及到的未來能源管理,光伏直流電在電動汽車的直接應用,充電的削峰填谷等等也被認為是特來電未來充電運營增值服務的戰略布局,畢竟成規模的“網絡”比獨立的樁更容易開發出更多商業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運營商都在探索充電業務以外的盈利方式,比如以充電樁為入口的廣告、保險、金融、售車、交通工具租賃等。
其中,樁體廣告是大部分運營商最容易實現的盈利模式,通過在充電樁上安裝液晶屏或廣告燈箱,實現廣告收入。但這需要充電樁達到一定數量,而且有足夠的用戶資源,目前來看,國家電網、特來電、星星都應該是最有希望先通過樁體廣告實現盈利的運營商。
充電樁保險服務則是國網最先嘗試的模式,通過與保險業的合作,國網通過贈送充電樁保險的方式,為客戶保障充電安全。對于售車模式的嘗試,國家電網推出“國網商城”,就包含銷售電動汽車業務。特來電則開發了“特來車”APP,實現售車、租車、分時租賃等產業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