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汽車頻道 > 汽車行業 > 正文

          新能源車滲透率邁過20% 比亞迪等車企加快生產節奏

          2021-12-13 02:33  來源:證券日報 矯月 李昱丞

              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記者 李昱丞

              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正在加速邁過20%大關。中汽協12月1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9.5%。另據乘聯會發布的報告,1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市場滲透率為20.8%。

              今年11月份,比亞迪、廣汽埃安等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均保持翻倍增長的勢頭。不過,各大廠商均面臨交付偏慢的挑戰,正在加快生產節奏。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車發展勢頭迅猛,大大超出外界預測,提前達標順理成章。為順利實現“雙碳”目標,汽車“電代油”的趨勢不可逆轉,新能源車未來還會有更出色的市場表現。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

              乘用車滲透率邁過20%

              新能源汽車進入陡峭的增長曲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7萬輛和4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倍和1.2倍。從滲透率來看,11月份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達17.8%,高于10月份。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19.5%,高于10月份的18.2%。另據乘聯會的報告,在零售端,新能源乘用車在11月份已邁過20%的門檻,達到20.8%。

              今年1月份至11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達12.7%。中汽協認為,目前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根據‘創新擴散曲線’原理模型,新行業產品的市占率在超過10%的拐點以后,將會迎來‘陡峭曲線’,出現快速上升甚至是倍速增長。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前達標幾乎沒有什么懸念,體現了該行業向好發展的確定性較強。”

              具體到公司層面,11月份各家自主品牌廠商均維持同比高增長的勢頭。據各公司發布的產銷快報,11月份,比亞迪、廣汽埃安分別完成新能源汽車銷售9.12萬輛、1.50萬輛,分別同比增長241.77%、109.11%;小鵬汽車零售銷量達到1.56萬輛,同比增長269.6%;理想、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的銷量也翻倍增長。

              乘聯會發布的報告顯示,11月份,在批發端,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達到33.2%,較10月份增長3.2個百分點。

              產能相對受限

              車企加快生產節奏

              受市場需求增加的拉動,新能源汽車的供應能力成為各大廠商面臨的主要難題。近期,小鵬汽車稱,受疫情影響,行業面臨磷酸鐵鋰電池供給的極度緊張,給小鵬P7480E/N車型的生產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造成相關車型訂單無法在預計交付周期內及時交付。

              祁海珅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提高,帶動了對動力電池的旺盛需求,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的需求量更是增長迅猛,主要是因中低價位的新能源車需求相對更加旺盛。預計動力電池供應緊張的局面將成為未來幾年發展的“新常態”。

              比亞迪DM-i也被指“提不到車”。對此,比亞迪在互動平臺上回應稱,DM-i各車型上市后廣受市場關注及認可,訂單需求強勁,公司正積極提高生產節奏,以滿足用戶需求。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比亞迪透露,目前公司的混動車型產銷量逐月攀升,公司正積極統籌規劃相關產能及零部件供應,以保證交付的順利進行。

              廣汽埃安同樣面臨產能不足的問題。近日,廣汽集團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廣汽埃安全系車型訂單充足,工廠滿負荷生產,2021年埃安工廠產能利用率超130%。廣汽埃安目前正在進行工廠擴建,計劃于2022年初可實現產能翻倍,年產能有望由原來的10萬輛擴充至20萬輛。

              東方證券研報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增長的市場需求與部分原材料產能擴張受限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將在未來3年至5年內成為汽車電動化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因素。

              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主要成分碳酸鋰為例,受旺盛的市場需求拉動,碳酸鋰價格一路上漲。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碳酸鋰(99.5%電)均價達到22萬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378.26%,創出歷史新高。

              “供應鏈緊張是暫時現象,許多大廠已提前備貨,有足夠的庫存應付市場需求,更有戰略遠見的大廠已滲透到上游鋰礦產業,市場在快速擴大,個別物資的緊俏不會對行業的前進造成困擾。”張孝榮認為。

              祁海珅則表示,在供應鏈緊張的情形下,車企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車型將是一種策略,低價競爭的格局或將被打破。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