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汽車頻道 > 汽車行業 > 正文

          新能源車越過“萬重山” 廠商須把好安全關

          2022-07-23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證券時報記者 韓忠楠

              又一起新能源汽車事故,引起輿論關注。7月22日,臺灣藝人林志穎駕駛的特斯拉ModelX發生事故,車輛前端燃起熊熊烈火,車身損毀嚴重。截至目前,這起事故的原因仍在調查中。

              安全是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基礎,更是底線,這是產業界的共識。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都需要在產品安全性上下足功夫。

              然而,現實情況與理想還存在差距。近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布數據,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高達640起,同比上升32%,這意味著平均每天有超過7起新能源汽車火災發生。由新能源汽車輔助駕駛功能引發的事故也處于高發中。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爬坡過坎、快速擴規的關鍵時刻,如何守好安全底線,如何保障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并建立足夠的信任感,既考驗著監管層,也考驗著行業和企業。

              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呈現出新的安全特點,需要監管層重估風險類型,制定更符合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提高安全底線,加強對企業產品的準入、監管。目前,行業主管部門已著手修訂《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等標準規范,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加固。

              車企也應主動適應更高的安全底線,在觀念上時刻保持敬畏之心;在技術層面加強對電池包的防護,對新增的輔助駕駛功能進行嚴苛的、甚至是極限的測試檢驗;在服務層面,應更加關注動力電池的老化問題,在安全層面提供可持續的服務,包括定期進行電池保養、安全評估等。車企熱衷打出的“服務牌”,首先應該是一張“安全牌”。

              當事故發生后,車企不能“坐等靠”,寄希望于輿論的淡化,而是應直面問題,做好事故處理,對待安全隱患不規避,通過技術改善產品。

              同時,監管層也有必要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缺陷的調查力度,特別是要強化汽車的數據監管,通過數據、技術等手段還原事故真相,給公眾以交代,減緩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疑慮。此外,監管層和行業主管機構也可建立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制度,為車企的技術升級和產品改進提供相應的參考坐標。

              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跨過千萬輛大關,真可謂“輕舟已過萬重山”,未來,其規模還會繼續擴大。在當前重點破解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隱患,將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根基、筑牢基礎。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