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在2017年大行其道的民宿產品,也迎來了全新的挑戰,紅利期退出的呼聲在行業時有耳聞。
“我不認同民宿產品的紅利期已經過了這一觀點,民宿仍然呈現高增長的趨勢,而從整個市場來看,民宿產品僅僅占據了不到2%的數據,市場空間仍是巨大的。”近日,在一次小型的論壇中,途家網CPO、首席產品官羅濤公開表示。
羅濤認為,民宿并不是入住率越高,就越能獲得高收益的產品,“它包括了產品定價、產品定位等多重關系,從一些產品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到,50%的入住率,也可以打敗所屬物業的長租收益,這需要行業從業者思考。”
而開始吧借宿民宿集群總監藍云則分析,從其觀察來看,“不是民宿行業退出紅利期或者在衰退,而是這個行業不好的部分正在慢慢的被刪減出去。一方面,消費者的住宿需求、旅行體驗需求并沒有下降,而是呈現上升,且有高消費升級的需求,好的產品經過市場考驗,會慢慢留存下來,外界看到‘退出紅利期’、‘不盈利’的民宿產品,即有產品更新換代的可能,也有相對差一些的產品在被慢慢淘汰的過程,這是行業發展的趨勢。”
藍云解釋,從開始吧的經驗來看,投入民宿產品,有幾條標準原則:“每棟建筑必須融于當地有在地文化的藝術建筑;每間房都都會成為媒體聚焦點,就像過云山居打開窗子云就飄在枕邊;每家民宿只提供有主人文化的個性化的服務;每個宿集都會變成一個最有影響里旅游高端目的地。”宿集做的并不是一次性大包大攬的建設幾千個套房很大體量,而是以標桿性的角色去帶動市場。
據藍云介紹,“開始吧”在宿集落地過程當中只做四件事情,“我們跟民宿品牌有戰略合作關系,會把好的民宿品牌落地;從內容角度會進行規劃設計,包括我同時規劃設計內容時候,比如說這地方落書房時候那對應品牌也會同拾落地,這個是內容方面規劃設計;品牌加上自己做平臺品牌傳播會有流量有大提升。每家民宿自己運營,但是針對集群我們會通過平臺運營;所以我們做四件事情讓每一個宿集成為旅行目的地。”
綜合來看,參加論壇的行業人士認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要拆解分析“民宿投資環境”,現在談行業紅利期結束,并不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