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兩市主要指數全線回升。在此背景下,食品飲料板塊亦出現不俗表現,其中乳業指數更是漲超6%,再度引發市場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從基本面來看,當前上游原奶供需緊平衡有利于行業整體盈利能力的改善,而龍頭企業競爭格局的改善同樣也將帶動行業利潤的回升,部分長線資金基于買入行業改善信號的邏輯也早已埋伏其中。有鑒于此,后市板塊或仍將有所表現。
板塊大幅走強
周二,暫別前一日的大跌,兩市主要指數全線回升。截至收盤,概念指數多數上漲。盤面上,數據顯示,昨日中信食品飲料板塊整體上漲2.18%,其中乳業指數更是漲超6%,引來市場關注。
從行業內部個股表現來看,根據數據,板塊中15只成分股悉數上漲,即便是漲幅最小的大康農業亦錄得0.84%的漲幅。包括新農開發、西部牧業在內的5只個股更是以漲停做收。這一表現在昨日兩市全面回升的背景下也都堪稱“靚麗”。
2月以來,在盤面回升的背景下,乳業指數整體錄得較大升幅。一部分短線資金出于買入跟隨,另一部分長線資金則是基于買入行業改善信號的邏輯。然而4月中下旬以來,受到盤面回調帶動,行業整體出現一定幅度回調,而昨日大漲又再度令看好板塊回升的投資者看到板塊突破階段新高的希望。截至昨日收盤,2月至今板塊整體漲幅達到36.16%。
長江證券指出,根據此前披露的伊利和蒙牛兩家乳制品行業龍頭企業2018年年報,驗證了其此前提出上游原奶供需緊平衡有利于行業盈利能力改善的觀點。同時該機構認為由于上游從小牛補欄到產奶需要2年的時間,2018年底并未看到奶牛存欄量提升,所以未來兩年預計行業仍將處于供需緊平衡的狀態,有利于中期行業盈利能力提升。長周期看龍頭市占率持續提升,且伊利持續強化在常溫奶的優勢,蒙牛持續強化低溫奶的優勢,龍頭之間差異化競爭,有利于長周期行業競爭格局改善,行業盈利能力長周期有望提升。
盈利仍有提升可能
乳制品行業的發展歷來備受國家重視。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再次就奶業振興提出了相關要求,“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升級改造中小奶牛養殖場,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
事實上,從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國內乳制品行業依舊存在長期成長和持續升級邏輯。長江證券認為,首先,在乳制品消費培育和滲透階段,驅動因素主要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以及城鎮化率提升等因素;其次,在乳制品消費相對成熟之后,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驅動:第一由品類內部的產品創新和升級驅動,如液態奶中從牛奶到乳飲料和發酵乳,固態乳制品中向營養含量高的奶酪升級;第二,乳制品消費結構進一步多樣化,即干乳制品(奶酪等)的消費量占比逐漸提升。
中金公司表示,國內原奶價格因供需關系改善進入溫和上漲通道。預計2019年原奶價格同比漲幅在5%以內。2019年年初至今僅部分區域價格戰略有減弱,整體看下游競爭仍然激烈。草根調研顯示,春節旺季過后,主要下游乳企開始噴粉,但產量同比略降,預計全年暫無原奶過剩壓力;終端動銷旺季后有所放緩,且企業為調整產品新鮮度,發貨略慢。中期上繼續看好行業改善周期中龍頭企業份額提升的能力及乳品行業產品高端化空間,中長期看龍頭企業盈利能力仍有提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