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李正
“目前來說,家裝行業的復工情況確實不容樂觀,基本不足一成。”北京某裝修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無奈地說道。
據該負責人介紹,雖然目前疫情在國內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家裝行業的企業復工,依然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
第一,精裝修行業工人的工資,相對于普通建筑工人要高出許多,生活條件也更好一些,所以基本都會選擇自己租房住,在北京的裝修工人基本都是外來人口,到京后需要隔離14天,同時,由于各方人員到京時間不能統一,裝修工程的延后就會被迫增加。
第二,目前很多上班族仍保持在家辦公,部分員工由于所在企業尚未全面復工復產,不得不在家隔離,減少外出,一旦裝修公司進行入戶施工作業,同樓的人必然會上門前來制止,阻撓工程進度。
第三,受疫情影響,大部分裝修材料無法到貨,相配套的渣土清運能力也尚未恢復,工程無法開展。
所以對于大部分中小型裝修公司來說,全面復工尚需時日。
據悉,為保障中小微企業能夠順利復工復產,相關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從多個層面對企業提供支持。那么,對于裝修行業的影響如何呢?
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對于裝修行業的中小微企業來講,目前已知的舉措主要以貸款優惠和補貼為主,雖然企業都可以申請,但是只有業務能夠與條款掛鉤的企業,才能滿足申請條件,所以大部分企業難以從政策方面獲得幫助。
“雖然難以在資金方面獲得幫助,但是相比其他勞動力需求量較大的行業來說,裝修行業在員工薪酬方面的壓力較小,主要由于這個行業聘用人員不多,大部分員工為勞務人員。據我所知,雖然企業需要為聘用人員繳納社保等一系列費用,但是由于尚未全面復工,疫情期間裝修行業的聘用人員,工資僅為正常時期的30%-70%不等,如果員工在家能進行復工,工資也會多一些,而大部分企業的勞務人員,目前為零,要等可以正常復工后,再臨時聘用。”該負責人說道。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748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2%,業界普遍認為,地產成交的降溫將會影響家裝行業的整體訂單數量。
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贊同,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從2009年轉戰家裝行業以來,也積累了一些行業發展的規律經驗,我認為,裝修行業的訂單數量恢復到疫情以前的20%-30%,大約要等到清明節以后,而要恢復到正常狀態,恐怕需要兩年的時間。”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經歷此次疫情以后,大家更深刻地明白“手里有糧,心里不慌”的道理,對居住房屋的需求也會放緩,現金在地產行業的流動性變差,意味著地產行業正在趨冷,對家裝行業的訂單也會產生直接影響。
(編輯 孫倩 策劃 閆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