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壟斷的私有寡頭是市場經濟的天然敵人,是普通大眾的天然敵人。期待監管部門突破約談的形式,出重拳,不避諱,不猶豫。”同亨投資創始合伙人楊廷武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說。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近日發布的《中國反壟斷執法報告(2019)》(以下簡稱“執法報告”)顯示,2019年共立案調查壟斷案件103件,結案46件,罰沒金額3.2億元。
分行業來看,2019年立案調查的壟斷案件主要集中在醫藥行業、信息通信行業、石油化工行業、港口及相關行業。
《執法報告》顯示,2019年共辦理醫藥行業壟斷案件31件,從執法情況來看,醫藥行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原料藥行業壟斷問題突出;在醫藥集中采購領域,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問題待解;經營者集中全鏈條,監管仍需加強等。
對于醫藥行業的壟斷案件特點及行業主要競爭問題分析,《執法報告》提到,近年來,全球醫藥領域呈現并購規模越來越大、集中度越來越高的特點,而國內主要企業產品競爭力相對較弱,造成了營收和市場集中度低于國際水平的情況,容易為企業壟斷提供條件。
在信息通信行業壟斷案件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審結信息通信行業案件經營者集中案件28件,交易總金額1167.8億元。其中,半導體行業22件,電子元器件制造行業1件,信息技術服務業5件?!秷谭▓蟾妗分刑岬?,信息通信行業具有市場集中度和市場進入壁壘較高的特點,容易引起企業壟斷或者是協議壟斷情況的發生。
對此,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技術壁壘如果是由專利形成的,這種壟斷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創新的,所以技術壁壘問題比較復雜,不能一概而論,尤其目前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還在完善之中,不能簡單地拆解技術壁壘造成的壟斷,而要基于產權保護和技術外溢相互平衡的考量,對具體案例進行具體分析。
“信息通信行業其實包括很多細分行業,并不是每個細分行業都具有市場集中度高和進入壁壘高的特點,比如運營商屬于行政壟斷,華為、中興這類的設備制造商較容易形成寡頭,還有很多零部件生產商和信息服務商,卻是充分競爭的市場。”鄭磊進一步表示,對于信息通信行業的壟斷問題,首先應該考慮降低行政壟斷程度,運營商市場應該更大范圍向民營企業開放,而在形成自然壟斷的通信設備市場,監管部門應該加強監督,抑制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而對于過度競爭和分散的市場,則應該允許和鼓勵適度的資產整合并購。壟斷和競爭是相對而言的,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并不是壟斷程度越低越好,而是應該適度。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