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內蒙古綠氫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康:儲能是撬動更多新能源消納和利用的杠桿

          2023-08-02 14:42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賀俊 見習記者 李靜

              “我們的團隊主要在做兩個板塊,一個是壓縮空氣儲能,一個就是綠氫。之所以做這兩個板塊,是因為其具有共性。”7月27日,在《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3清潔能源科技資本論壇”圓桌論壇上,內蒙古綠氫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康表示,第一個共性是兩者都是為了促進“雙碳”和可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第二個共性是兩個行業均處于從試驗示范向產業化邁進的關鍵階段。

              “儲能可以看成是一個杠桿,撬動更多新能源的消納和利用,是把新能源繼續往電網體系中間擠,讓電網消納更多新能源。而綠氫也是促進新能源發展,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本身是新能源的一個應用,其方向是搭建弱并網直至完全離網的模式,從而實現自成體系的脫離電網的綠氫系統。”王康表示。

              據了解,目前兩個行業還處在第一波試驗示范階段,成熟的商業模式仍在探索和驗證。對此,王康稱,現在是一個新的節點,特別對于儲能,第一波投資熱情基于新能源強制配儲和企業新賽道卡位的動力,但第二波投資肯定要基于商業硬邏輯,這是一個顯著變化,首先是商業模式要具有確定性,第二個是新的儲能技術必然出現。

              王康稱,新型電力系統需要安全性更高、與電網相匹配、更加長時的儲能方式,所以我們認為壓縮空氣儲能是當前可以商業化的重要選擇。氫能方面,它的大邏輯是一定要做成離網,新能源基本上都轉化成電力,但電力終端能源占比當前只有30%,未來電能替代能進展到哪一步未可知。最終還是要有大量的化石能源燃燒使用,最后將回到氫能,如何打通氫能價值鏈條,讓新能源最后變成氫能或氨、甲醇等燃料,還有非常漫長的路要走,也得益于光伏、風電同行的努力,綠氫的用電成本也在快速降低。

              如果把氫能也作為儲能技術,如何做到降本增效?王康稱,當前,氫能成本依賴于新能源、風電的成本。制氫設備成本在下降,但制氫設備成本相對利用率來說也是貴的,希望設備成本仍進一步下降。另外,儲能和氫能這兩個去匹配,其實是一個耦合的關系,在離網制氫系統中,需要實現層層儲能的方式,儲電、儲氫、燃料電池,耦合得越好,效率是成倍放大的。未來的儲能方式肯定不能是一種,長時儲能,哪怕是壓縮空氣長時儲能,做到4小時、6小時、8小時,也只是做到日內調節,電力系統需要更多的多日、跨月和跨季節的儲能,至于形成技術可行、成本可接受的儲能系統,這是一個跨學科的全局優化問題。

          (編輯 孫倩)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