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為進一步做好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發揮試驗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5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9年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重點任務》,對上海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12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提出任務要求。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向改革要動力,進一步發揮好試驗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
任務提出,上海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主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圍繞推進科技創新、開放創新、制度創新,率先在推動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信息等要素市場化、區域一體化配置方面取得突破。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運營、保護體系,健全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重點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信息等要素市場一體化。深化京津創新合作機制,完善科技創新資源對接共享機制,優化“創新券”服務模式,推進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改革和財政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
重慶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推進城鄉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為重點,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推進鄉村振興。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完善“地票”制度,探索開展“林票”制度,實現農村集體經營建設用地入市與“地票”制度有機銜接。
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推進城鄉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為重點,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推進鄉村振興。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理順“三權”關系。
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全面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加強深港金融、科技、人才合作,在科研要素流動共享、職業資格準入、標準規則創新、法制協作等方面先行探索。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更高水平推動金融、貿易、航運開放創新。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包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