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歆 見習記者/孟珂
5月30日,在2019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
李揚表示,金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依托、依靠整個經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確定,所以我們覺得,金融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目標是通過金融結構的調整,通過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創新,提高勞動力、土地和資本的配置效率。推進技術進步和體制機制創新,助力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助力提升潛在增長率,助力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
李揚認為,調整金融結構。第一方面,要健全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補充的金融機構體系。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大家注意到,關于金融機構體系的發展,已經和一般意義的發展什么商業等等有了很大的差別。我們現在提出四種類型的金融都要發展,協調并進。
第二方面,資本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受到重視,所以我們要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我們現在說發展資本市場不是說一般的說,我們注意,是全程、出口、入口、過程,也就是現在發展資本市場比以前更加具體、更加有可操作性。
第三方面,在產品和服務的種類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的金融產品,增加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比重,改進小微企業和“三農”的金融服務。大家注意,這三個“化”其實就是說我們必須根據客戶的需要,發展各種各樣的非標金融產品。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張歆 孟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