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據文化和旅游部官網6月11日消息,《“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規劃》于近日印發。規劃提出,支持和推動條件成熟的文化和旅游科技企業發債和上市融資。
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致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文化和旅游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規劃》的出臺,有利于幫助有實力、有品牌、有信譽的文化和旅游科技企業緩解發展壓力,從而實現國內文化和旅游市場的高質量復蘇與發展。
記者通過天眼查數據查詢,目前高新類非上市文旅企業共計170家,其中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達130家。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6月11日,A股市場中文化傳媒和旅板塊內共有130家公司,首發募集資金合計達958.49億元,板塊市值總達19124.97億元。
原國家旅游局監督管理司司長、中國旅游協會文旅投資分會會長彭志凱此前表示,七成以上文旅企業有資金缺口,需要或者急需融資;在需要融資的企業中,約三成企業資金缺口在100萬元以內,約六成企業資金缺口在500萬元以內。
張致寧認為,隨著國家進一步完善創新型體系建設,資本對企業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同時也給予了上市公司在融資和業務經營上靈活的發展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十四五”期間政府還將建成30個國家文旅消費示范城市、60個區域文旅消費中心城市、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在具備條件的地區推動旅游消費免稅政策。業界認為,數字化和精品化的產品供給,疊加夜間經濟和免稅政策在文旅行業間的釋放,文旅企業創收渠道有望獲得拓寬。
(編輯 崔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