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物價數據即將發布。業內人士認為,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存在一定上行壓力,但由于我國食品價格相對穩定,特別是豬肉價格仍處于低位,疊加疫情影響導致服務價格下跌,物價整體保持溫和態勢。
豬價繼續拉低CPI漲幅
受當前生豬供應增加和消費季節性減少的雙重因素影響,疊加疫情擴散,豬肉價格近期持續下行探底。
國家發改委4月8日稱,近期豬糧比價持續低于5∶1,處于《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確定的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將開展年內第四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擬于近日再收儲4萬噸凍豬肉。
豬肉價格持續下跌,是拉低CPI漲幅的主要因素。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豬肉價格仍處于深度調整中。
“疫情防控下,盡管畜肉類價格下行,其他CPI分項上漲,但綜合來看,畜肉類價格依然是主導CPI走勢的主要因素。”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稱,截至3月25日,豬牛羊肉平均批發價同比分別下跌50.07%、1.37%、10.35%,根據測算,合計影響CPI同比下行1.3個百分點。
CPI上行壓力不大
在豬肉價格回落的同時,國際油價持續處于高位,帶動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走高。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說,在俄烏沖突背景下,國際油價大幅上漲,3月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預計3月份交通工具用燃料價格同比上行,進而帶動3月份CPI同比上行。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3月原油價格大幅拉升,帶動汽油、柴油價格大幅上漲,但豬價仍處于下行通道,CPI上行壓力不大。
需要看到的是,在全球物價上漲、地緣政治沖突、發達國家寬松政策退出等因素影響下,我國物價走勢面臨較多不確定性。溫彬表示,全球通脹高企對我國形成輸入性通脹風險,PPI漲幅回落斜率或有所放緩,需關注PPI在高位情況下向下游傳導對CPI的影響。在國內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等政策調控下,我國物價水平有望保持在可控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