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新型儲能獨立地位確立 政策“及時雨”完善市場機制

          2022-06-08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6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明確要建立完善適應儲能參與的市場機制,鼓勵新型儲能自主選擇參與電力市場,堅持以市場化方式形成價格,持續完善調度運行機制,發揮儲能技術優勢,提升儲能總體利用水平,保障儲能合理收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在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環境技術經濟分會理事張建紅看來,《通知》的出臺是對新型儲能行業的大利好,有助于解決新型儲能行業市場化不足、價格機制沒有捋順、普遍面臨經濟性不足的問題,將極大地促進新型儲能投資建設和發展。預計到2030年,全國新型儲能總功率將達到1.2億千瓦,新型儲能總投資規模將近9000億元。

              新型儲能將迎高速增長

              新型儲能是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儲能技術,包括電化學儲能、物理儲能、儲熱、儲氫等技術?!锻ㄖ分赋?,新型儲能具有響應快、配置靈活、建設周期短等優勢,可在電力運行中發揮頂峰、調峰、調頻、爬坡、黑啟動等多種作用,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已投運抽水蓄能累計裝機規模3600萬千瓦,占儲能總裝機規模約89%。作為新型儲能的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超過400萬千瓦,其中以鋰離子電池為主,約占儲能總裝機規模的9%,其他技術的占比則相對較小。

              除了裝機規模占比較小外,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還指出,新型儲能正處于商業化發展初期。目前除抽水蓄能外,新型儲能相關的電價政策和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存在成本疏導不暢、有效利用率不高、社會主動投資意愿較低等問題。

              不過,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向證券時報記者指出,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的不斷擴大,已經是全球范圍內確定性的發展趨勢和機會,也是我國能源轉型的戰略發展需要。新型儲能等服務型電力業務將會迎來高速增長。

              一邊是戰略發展的客觀需要,一邊是商業化和規?;某跗鸩?,《通知》將重點聚焦在了對市場化等機制的完善上。

              “這個文件是‘及時雨’。”張建紅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通知》進一步明確了新型儲能市場定位,將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新型儲能行業,提升新型儲能利用水平和效益,引導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新型儲能不再是“客串”

              《通知》共12條細則,在明確總體要求后,《通知》連續四項細則皆與“獨立儲能”相聯系?!锻ㄖ肥紫忍岢?,新型儲能可作為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對于以配建形式存在的新型儲能項目,《通知》明確將鼓勵與所配建的其他類型電源聯合并視為一個整體參與電力市場。

              張建紅指出,近兩年國內獨立儲能發展較快,如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紛紛布局大型獨立儲能項目。獨立儲能模式的快速發展可能是為應對新能源按比例強制配儲或競爭性配儲規則而采取的折中手段。作為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就是要通過電力市場化方式去解決獨立儲能面臨的市場化成本的疏導問題。這次明確獨立儲能的身份,為推進新型儲能參與市場運行奠定了基礎。

              其次,《通知》提出,將加快推動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配合電網調峰。加快推動獨立儲能參與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鑒于現階段儲能容量相對較小,鼓勵獨立儲能簽訂頂峰時段和低谷時段市場合約,發揮移峰填谷和頂峰發電作用。

              中國石油與天然氣集團高級工程師陳暢暢對記者表示,雖然我國新能源占比越來越大,但我國的電力供應充裕度仍存在較大隱憂。因此,讓獨立儲能參與配合電網調峰至關重要。

              《通知》還提出,要充分發揮獨立儲能技術優勢提供輔助服務。鼓勵獨立儲能按照輔助服務市場規則或輔助服務管理細則提供輔助服務,以及在電網事故時提供快速有功響應服務。

              在祁海珅看來,新型儲能的獨立市場地位建設意義較大,也是新型電力系統向縱深發展的需要。新型儲能作為一種電力服務新業態,將不再以“配角”的身份“客串”,而是開始挑起為電力服務的大梁。新型儲能獨立的市場地位確立后,儲能服務主體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積極性、靈活性都會得到很大提升和改善。

              捋順新型儲能行業

              價格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還針對用戶側與電網側的價格機制作出了部署。對于用戶側,《通知》提出,各地要根據電力供需實際情況,適度拉大峰谷價差,為用戶側儲能發展創造空間。鼓勵進一步拉大電力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上下限價格,引導用戶側主動配置新型儲能,增加用戶側儲能獲取收益渠道。鼓勵用戶采用儲能技術減少自身高峰用電需求,減少接入電力系統的增容投資。

              不過,張建紅認為,目前,用戶側儲能僅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等部分地區具備一定的盈利性,而且這些區域也存在投資回收期長、電價變動頻繁等風險??傮w看,用戶側儲能項目投資風險較大。因此,為推動用戶側儲能發展,必須拓展用戶側儲能獲利渠道,穩定獲利水平,同時節約增容投資。

              對于電網側,《通知》提出要建立電網側儲能價格機制。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發文指出,《通知》鼓勵電網側通過容量電價機制配儲,探索將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回收,消除電網側配儲的顧慮。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