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范子萌
國家外匯管理局7月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累計結售匯順差852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差834億美元。
“我國外匯市場韌性增強,人民幣匯率表現相對穩健,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在當日舉行的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發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
跨境資金流動基本盤穩固
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發展態勢相對均衡,代客涉外收付款和銀行結售匯均呈現一定規模順差。“盡管近期個別渠道出現短期波動和季節性變化,但并沒有改變跨境資金流動基本平衡的總體格局。”王春英表示,這體現了我國國際收支結構的穩健性。
“經常賬戶順差及長期資本流入仍是穩定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王春英表示,一方面,經常賬戶保持合理順差,二季度貨物貿易順差比較高,跨境旅行等服務貿易的逆差在低位運行,初步判斷經常賬戶仍會延續合理順差的格局。
另一方面,資本項下直接投資和中長期資產配置型資金仍在發揮主導作用。王春英稱,我國經濟長期發展前景向好,不斷改善市場環境,繼續吸引了直接投資和中長期資產配置為目的的資金流入。
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實際使用外資878億美元,同比增長23%;境外央行及追蹤國際指數的配置型資金在我國債券市場中的表現相對穩定,具有平衡跨境資本短期波動的作用。
債券市場吸收外資有提升空間
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加快,對全球跨境投融資影響顯著。今年以來,外資持有我國債券規模亦遭遇波動,后續這一態勢將如何演變?
“中國債券既有分散化投資價值,也有實際資金配置需求,更有基本面支撐。”王春英表示,近期,國際金融市場發生較大變化,美元匯率、利率比較快上升,國際資本出現從新興經濟體流出的態勢。但立足全球視角,從更長周期看,我國債券市場吸收外資有提升空間。
王春英表示,長期來看,外資仍會穩步增持人民幣債券。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成全球跨境債券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這個格局沒有因為近期短期的市場波動而改變。
從全球范圍看,中國吸收債券投資的穩定性相對較高。王春英表示,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各國債券投資出現波動都是正常的。通過對比主要國家吸收債券投資的波動情況發現,中國波動情況遠低于相當多的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從境外投資者的構成和持有債券規???,央行類機構持有中國債券規模始終占一半以上,其余還有很大一部分屬于追蹤國際指數的配置性資金,穩定性也比較高。
此外,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有助于提升外匯市場韌性。王春英稱,近年來,貨物貿易及直接投資等跨境資金穩步流入,發揮了基礎性順差作用。債券市場開放也豐富了外匯市場的參與主體和資金來源,有利于拓展我國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提升我國外匯市場對各類影響的吸收能力和消化能力。
人民幣匯率穩定性突出
隨著美聯儲加快收緊貨幣政策,近期全球外匯市場遭遇大幅波動。其中,日元和歐元貶值明顯——日元對美元匯率頻頻刷新20年來新低,歐元對美元匯率更是數度跌破平價。
市場關注人民幣后續走勢。王春英表示,受外匯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人民幣走勢可能在短期內有一定波動,但總體仍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經濟基本面是重要支撐因素。王春英表示,中國經濟企穩恢復,主要經濟指標向好,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穩定,將繼續發揮支撐人民幣匯率的根本性作用。
此外,中國的外貿和外資發展韌性較強,貿易投資等實體經濟層面的資金仍會是流入的基本盤,有助于外匯市場供求的基本平衡。市場主體匯率預期基本穩定,保持“逢低購匯、逢高結匯”的理性交易模式。
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了貶值,但與國際主要貨幣相比,人民幣幣值穩定性較強。
人民幣匯率在全球主要貨幣中的穩定性突出。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上漲超過11%,歐元、英鎊和日元對美元貶值幅度在10%至17%,人民幣對美元則貶值5.8%。從多邊匯率看,人民幣匯率指數上漲0.1%,說明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