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毛藝融
11月5日,《世界開放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上發布。
《報告》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后各國開放情況,表明2020年的世界開放指數繼續呈下降態勢,世界開放政策和績效雙雙微降。
《報告》顯示,開放度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使發展指數提高0.512個百分點。2020年世界經濟開放指數為0.8805,比2019年提高0.5%,比2008年下降8.4%,比2015年下降4%。
經濟開放指數最高的經濟體是新加坡,中國、美國和日本分別為第69位、第110位和第50位。經濟開放指跨境貿易(貨物+服務)、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開放。
對于中國在金融開放、數字與綠色開放等領域取得的突破,《報告》在相關章節指出,面對全球金融開放短期內可能出現放緩的現實,中國堅信全球金融開放的發展仍是主流。從實踐結果來看,中國金融開放呈現出三大特點:大幅放寬外資金融機構準入,穩步推進金融市場開放,人民幣國際化呈現良好勢頭。同時,中國在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和治理體系環境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為下一個階段供應鏈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全球最佳的基礎市場環境。中國的綠色金融市場十分活躍,并通過綠色“一帶一路”持續推動國際綠色發展合作。
《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研究中心組織撰寫,對2008年至2020年全球129個經濟體的開放趨勢作遠景掃描,并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世界的開放現狀作近景特寫。
(編輯 何帆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