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10月21日,以“新模式、新動能、新機制:打造新時代投融資創新高地”為主題的2023雄安投融資發展論壇在雄安新區舉行。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表示,新型工業化有助于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主要通過“五性維度”更好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現代化是一個復雜的歷史現象和發展過程,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本前提、動力引擎和核心內涵,而新型工業化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持續推進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上,黃群慧提出,新型工業化主要體現在“五性維度”:
一是,深化新型工業化要注重把握技術先進性,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以制造強國建設為著力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通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有利于強化高水平自主技術要素供給,加大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建立完善產業基礎能力評估制度,以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實施綠色制造工程。
二是,深化新型工業化要注重把握戰略協同性,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重點是要維持制造強國戰略要與文化強國戰略協同,新型工業化戰略必須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美麗中國建設相協同,同時,要注意制造強國戰略與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的協同,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三大戰略協同。
三是,深化新型工業化進程要注意把握產業體系完整性,這是我國人口規模巨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所要求體系完整性。中國目前是制造業體系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所擁有的由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構成的工業體系,已經涵蓋了聯合國工業分類目錄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制造業增加值的30%。
四是,深化新型工業化要注重把握過程包容性,基于人口規模巨大的基本國情,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一個現代化戰略,新型工業化既要滿足人口規模巨大的這個“條件約束”,又要滿足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個“目標函數”。一方面,技術創新要考慮社會責任,推進制造業高級化、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彌補“數字鴻溝”,使得更多人群參與到新型工業化進程;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通過分配制度的完善來提高新型工業化進程的包容性,使得全體人民都能夠分享到新型工業化的成果。
五是,深化新型工業化要注重把握產業安全性,統籌發展與安全政策,推進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一方面,通過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另一方面,面對美國對我先進制造業遏制打壓不斷升級,要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完善產業安全管理體系,尤其是形成建立權責清晰、多部門緊密協作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
最后,黃群慧提出,當前,經濟發展要全面落實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關系到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關系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