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時尚財經 > 正文

          金?。何幕a業增加值達3.45萬億 無限接近支柱產業

          2018-01-29 06:58  來源:證券日報網 左永剛

              本報記者 左永剛

              1月28日,梅花與牡丹文化創意基金會年會暨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CCF50)新年峰會在北京舉辦。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社科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2018文化金融藍皮書主編金巍披露了2018年文化金融藍皮書階段性成果。

              此次年會由梅花與牡丹文化創意基金會、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一帶一路”梅花與牡丹創意產業與城市論壇、雷虎機器人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如是金融研究院、北京三多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元文智咨詢有限公司協辦,年會以“金融助力文化發展新時代”為主題。年會期間,如是金融研究院CCF50文化金融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金巍透露,初步估算,2017年文化產業增加值能達到3.45萬億元,GDP占比在4.3%-4.45%之間,這一比例正在無限接近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的指標標準。預計2018年,文化金融政策層面仍舊是創新與監管并重。

              “當無限接近5%的量的時候,文化產業市場其實是越來越脆弱的,因為沒有支撐。”金巍表示,現在很難統計文化金融市場規模,只能估算,預計2017年文化金融市場發生的交易有5000億元,5000億元的金融市場規模不能支撐4.3%-4.45%的GDP產業規模。

              據金巍介紹,2018年文化金融藍皮書從六個方面認識2017年文化金融。其中包括宏觀金融環境和文化金融政策,相關政策要求不斷加強監管,文化金融發展財政資金導向也發生轉向。文化產業金融工具創新和規范受到抑制,但也有轉向,會向一些基礎建設方面的創新轉向。

              金巍表示,2017年很多地方政府重新審視文化金融的風險,重新審視銀行金融機構收縮了文化金融業務,各類交易所清理整頓回頭看,大多數文化產業交易所處于關停并轉,資本市場中影視娛樂、文化再融資和并購重組項目受到監管層的關注。在當前嚴監管趨勢明顯的背景下,有很多銀行在收縮文化金融業務,很多交易所在關停并轉。

              金巍表示,2018年,文化金融政策層面仍舊是創新與監管并重,文化金融的確需要一個規范的環境,是挑戰也是機遇。在新的政策環境下,真正服務于文化產業實體經濟的一些創新會涌現出來,無論是政府決策者還是文化金融的實踐者,都要在監管和創新之間掌握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需要超凡的智慧和戰略思維。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