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小三輪,八個保溫壺,只要這輛“中藥車”出現在河南洛陽欒川縣合峪鎮的街上,當地群眾就都知道是“送藥人”開始“上班”了。
這位“送藥人”就是欒川縣合峪鎮合峪村11組村民劉松濤。自疫情防控以來,送藥就成了劉松濤每天樂此不疲忙乎的事。

劉松濤為合峪村值班卡點的值班人員送上熱乎乎的中藥
合峪村是合峪鎮鎮區所在地,出入路口較多,疫情防控值班卡點設立起來之后,村內每天需要組織40余名黨員干部在各點值班值守。劉松濤沒有值班任務,但他看著值班干部每天從早到晚在值班卡點辛苦工作,有時忙得連一杯熱水都喝不上,就想著自己能不能也盡一份力,為他們做點什么,為疫情防控做點什么。
恰逢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冠肺炎預防性中藥配方,劉松濤看到后立馬來了勁兒。“說干就干”,平時就對中醫藥很有研究的劉松濤按照發布的中藥配方開始準備,家里有的中藥全都拿出來,家里沒有的就直接到藥店去買。
第二天早上五點起床,備好中藥,配好比例,架起鐵鍋,文火慢熬……兩個小時的精心熬制,一大鍋中藥可以出鍋了。
中藥熬成了,可是村內卡點多,穿梭路程遠,中途涼了怎么辦?想到這里,劉松濤又買了八個保溫壺,裝上中藥,騎上小三輪,開啟了他的“上班”模式。

劉松濤騎著三輪車往返于各卡點送中藥
二十多個卡點,七八公里路程,劉松濤登著三輪車,每天都奔走在各卡點,一趟一趟地跑,一杯一杯地倒,無論多冷的天,也無論多大的雪。忙不過來的時候,劉松濤干脆上午將保溫壺留在卡點上,中午再去換一壺,全天候保障值班人員能喝上熱乎乎的預防性中藥。
用自己的努力,服務一線“抗疫”人員,劉松濤說:“我知道待在家里就是做貢獻,但是看到這么多‘逆行者’都在守護我們,我也想為他們做點什么。”

劉松濤為值班人員倒上熱乎乎的中藥
(經濟日報記者 楊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