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半年A股調整,投資者避險情緒蔓延背景下,曾一度被冷落的短期理財基金受到資金熱捧。數據顯示,上半年短期理財型基金吸金超3300億元,規模大漲88%,多達25只基金規模增速超過100%,過半數短期理財基金規模突破百億。
短期理財基金
半年規模大增88%
短期理財型基金規模逆市大幅擴張,廣受資金的追捧。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場54只短期理財基金規模合計達到7124.93億元,比去年底大增3341.55億元,環比去年底增幅高達88.32%;平均單只基金規模高達131.94億元,環比去年底增長84.83%,成為規模增速最快的基金類型。
從單只基金來看,上半年規模實現增長的短期理財基金數量達到43只,占比多達79.63%,而規模增速超過100%的基金數量達到25只之多。從基金規???,上半年規模超百億的短期理財基金多達29只,比去年底增加13只,在全部短期理財基金中占比高達53.7%。
業內人士認為,短期理財基金、貨幣基金與權益基金在資金流動大趨勢上存在一定的“蹺蹺板效應”。
北京一位固收類基金經理表示,如果股市出現單邊上行行情,投資者風險偏好上行,會導致投資者資產由固收向權益類大遷移,短期理財基金規模就會下降很快。反之,股市出現單邊下行行情,投資者避險情緒濃厚,權益類資產向短期理財騰挪的現象就會出現。
該基金經理稱,“今年上半年股市的調整行情,疊加債市違約風險,讓不少避險資金,尤其是相對專業、風險偏好較低的機構資金涌入貨基和短期理財基金,階段性推高了這兩類基金的規模。而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中,短期理財基金遭遇了很大贖回,規模也下降很快。”
機構資金風險偏好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短期理財基金規模的前三強,皆可歸因于上半年規模的暴漲。
數據顯示,廣發理財30天債券半年增長370.09億元,以685.52億元規模一舉問鼎短期理財基金規模冠軍;易方達月月利理財債券上半年規模大增301.58億元,以409.25億元排名短期理財債基規模第二名;光大添天盈也以261.68億元的規模增量躋身第三名。而這些規模位居前三甲的短期理財基金,上半年規模增量排名也同樣位列前三。
從基金規模增速看,招商理財7天從年初的4.11億元增長到70.22億元,半年內規模增長了16倍,成為規模增速最快的短期理財基金;農銀14天理財則從1.51億元的小微基金也增長近11倍,在規模增速上摘得第二名。此外,嘉實理財寶7天債券、工銀14天理財債券發起、融通通裕定開債券等短期理財基金上半年也實現了較快的規模增長。
北京上述固收類基金經理認為,在股市調整、債市違約風險的背景下,機構資金的風險偏好在迅速下移,這也讓收益穩健的短期理財基金備受機構資金的偏愛。
該基金經理稱,“我們接觸到的部分銀行資金,只讓我們投資利率債,有的對低于AAA級的信用債趨于謹慎。在大家對市場預期過度悲觀的情況下,通過短期犧牲流動性,配置較安全資產的穩健收益基金,機構資金就會比較認可,而短期理財基金可以滿足機構在當前市場的配置需要。”
萬得數據顯示,上半年53只具備可統計數據的短期理財基金平均收益率為2.02%,比流動性更好的貨基高出0.0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