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不許掛名監管要求基金申報產品時作出承諾

          2019-07-24 06:22  來源:證券時報

              昨日,不少基金公司產品部收到證監會的最新產品申報要求,要求擬任基金經理與督察長承諾產品不存在“掛名”行為,已經進入申報環節的產品還需補充這一材料。

              雖然基金經理“掛名”是違規行為,但在業內這一現象卻一直存在。本周一,證券時報記者曾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報道。周二,監管部門就出臺了相關監管政策。

              “我聽說這個政策是證監會周一晚上決定的,周二開始讓各家基金公司落實。”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據業內人士介紹,以往在新基金產品申報時,其實基金公司也需要作出相關承諾,基金經理需勤勉盡責做好基金投資。昨日,證監會對基金公司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單獨對“掛名”做出承諾,同時,要求擬任基金經理與督察長都必須承諾不存在“掛名”情況。

              上海證券基金研究中心主任劉亦千認為,基金經理“掛名”不僅會讓基金經理的誠信打折,也會讓公司的品牌度受損。“讓知名基金經理‘掛名’,也許更容易將產品銷售出去,但是,基金公司承擔的是不誠信的代價,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基金經理的“掛名”現象主要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多人共同“掛名”單只基金,但這些基金經理并非都參與基金操作,外界難以分辨實際操作的基金經理;二是操盤人不具備基金經理資格,需由基金經理“掛名”。

              “掛名”現象之所以一直存在,一方面是迫于銷售壓力,另一方面也與難以辨別相關。有業內人士分析,多個基金經理“掛名”一只產品的情況不少,對于機構投資者,基金公司可以選擇解釋清楚,但普通個人投資者就要靠自己辨別了,單是這一條就已經是明顯的信息不對稱了。

              業內人士認為,禁止基金經理“掛名”,可以減少基金公司打擦邊球的空間和動力,有助于提升行業規范化運作水平。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